是何年吹堕谪仙人,春风紫罗裳。看长虹吐气,才如天马,醉摆丝缰。踏遍苍梧悬圃,瑶草四蹄香。十二芙蓉外,佩玉翱翔。
已分琼楼玉宇,策斑虬欲起,笑问天阊。甚三千弱水,云隔路茫茫。漫回首、蓬莱清浅,算神仙、也怕见沧桑。龙媒俊,任乘风去,招手鸾凰。
【解析】
- 题陈百生阆风绁马图:是一首咏物诗。“陈百生”即陈子高,阆州(治今四川阆中)人,曾为翰林院编修。“阆风”是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指陈子高的家乡阆州。“阆风绁马图”就是陈子高在阆州的画像,因画中有骏马,故称此画为“阆风”。
- 是何年吹堕谪仙人:诗人自比为天上的神仙,而自己却降凡世为凡人。“谪仙人”指诗人自己。“谪仙”是指李白、苏轼等人,他们常被比作天上的仙人。“吹堕”意为从天上吹落人间。
- 春风紫罗裳:春风拂过紫色罗袍(裳),衣襟飘飘。“紫罗”指红色的紫色绸缎衣服。“罗裳”指女子的裙子。
- 看长虹吐气:形容骏马奔腾时,气势如长虹般喷薄而出。
- 才如天马:形容骏马有非凡的本领,像天马一样能一日千里。
- 醉摆丝缰:骏马在奔跑时,缰绳被甩得远远地,好像在醉意中挥舞着丝缰。
- 踏遍苍梧悬圃:骏马走遍了苍梧县和悬圃山一带,这两句写骏马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 瑶草四蹄香:骏马的蹄下生长着一种名叫瑶草的草,这种草的香气沁人心脾。
- 十二芙蓉外:指十二峰外的芙蓉花。
- 佩玉翱翔:骏马佩戴着玉石饰物在天空中飞翔。
- 已分琼楼玉宇:已分别到了像琼楼玉宇般的仙境之地。
- 策斑虬欲起:骏马鞭子上的斑纹就像一条龙,似乎随时都准备跃起。
- 笑问天阊:笑问天阊门,意思是说:你们天阊门外的人还知道吗?
- 三千弱水:三千条小河,即银河。
- 云隔路茫茫:云层阻隔了道路,显得非常渺茫。
- 蓬莱清浅:蓬莱山虽然景色优美,但终究是人间仙境。
- 算神仙、也怕见沧桑:即使是神仙,也会害怕时间的变迁,因为一切都在改变。
- 龙媒俊:比喻骏马非常英俊。
- 任乘风去:任由骏马乘着风飞奔而去。
- 招手鸾凰:比喻骏马奔驰时,如同鸾凤一般美丽。
【赏析】
这首词以骏马自喻,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词以骏马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首句点出主题,即陈子高曾在阆州任职,其画中的骏马形象生动逼真,使人仿佛看到了他骑着那匹神骏的马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间;二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上骏马的神韵;三句描绘了骏马的形象,骏马似在长虹般喷薄而出;四句描写骏马奔驰时的英姿;五句以骏马的本领比喻李白等天上的仙人;六句写骏马在奔跑时的情景;七句写骏马的足迹遍布大地;八句写瑶草在骏马蹄下生长;九句写十二峰外的荷花盛开;十句写骏马佩戴着玉石饰物在天空中飞翔;十一句写骏马鞭子上的斑纹犹如一条龙;十二句写骏马在天阊门外疾驰;十三句用天阊门作为参照物来写骏马的奔腾;十四句想象天上的神仙们也惧怕时间的变化;十五句写蓬莱山虽美,终究是人间仙境;十六句写出了即使神仙也难免要面对岁月的流逝;十七、十八句以龙媒俊比喻骏马英俊,任凭骏马乘风飞奔而去,并招手示意鸾凤;最后两句写骏马奔驰时的姿态。整首词意境开阔,语言流畅,充满了激情豪迈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