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注释】 荆门:即荆门县,在今湖北宜都。 佐郡:辅佐郡守。指做荆门县的县官。 西楚: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之地,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𩆅𩆅燮燮声渐繁:形容雨打树叶的声音。 浦里人家收市喧:指商人在市场里叫卖。 重阴:浓云,密云。 碎浪:细小波浪。柔文:柔和的水流。翻:流动。 云间怅望荆衡路:指望着云中隐约可见的荆门山。荆门山,在四川南充县东,与巫山相连,为长江三峡之一。 琵琶寺
暮春寻终南柳处士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 种豆初成亩,还丹旧日师。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 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 终恨游春宫,同为岁月悲。 注释: 1. 暮春:指春天的傍晚时分。 2. 终南:山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3. 柳处士:这里指终南山上的一位隐居的士人。 4. 庞眉一居士:形容这位士人年纪已长,头发灰白,面容严肃。 5. 鹑服
诗句输出: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 译文输出:唱着高调的人无法达成共识,这次离去令我悲伤不已。 注释输出:唱,此处指吟诵或歌唱。高人,指有才能或地位较高的人。不和,不和谐。此去,此处指离开。泪难收,眼泪难以收回。 赏析输出: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潘述宏时的心情。他感叹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无法达成一致,而自己也因此感到难过。这种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同时
注释: 杂歌:指《杂曲歌辞》。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 十三女儿事他家,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 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 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 向栩非才徒隐灶
黄胡须的康兄长是酒泉客,他平素出入于王侯之家。 今天醉酒后又睡了明天,突然想起故乡时头已白了。 时光飞逝恍如西日斜,往日之事茫无际涯,指南陌。 名声常压鲍参军,地位不过是扬执戟。 近来七十年没有机会,空在咸阳做一布衣。 后代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 - “昨夜”指的是前一天晚上或者更久之前,“东风”是指春风,它吹过之后让积雪全部融化了,使得道路两旁的梅花都开放了。 2. 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 “行人”指即将离开的人,“相见便东西”可能意味着在分别时,两人相对而立,方向相反,即东向西或西向东。 - “日暮溪头”中的“日暮”表明是在傍晚时分,“溪头”是水边。在这里
【注释】 江上:指江边。秦人:指在秦国的人。见:遇见。沾衣:湿衣。近日:最近。相知:交往,相识。亲故:旧日的友人。远游:远行。巴陵:即岳阳(今属湖南),是古时有名的风景名胜地。堪闻:能听到,能看见。北飞:向北飞行。雁:大雁,此处比喻信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秦时送别柳中庸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秦人江上见”写诗人与老朋友在江边见面的情景
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译文: 胡腾儿,身姿轻盈如同来自凉州的少年,肌肤白皙,鼻子像锥子一样挺拔
【解析】 此诗是郑锡在洛阳与友人相会时,吟咏仙人的诗歌。诗中写仙人的神奇形象,表现其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昨夜梦见了死去不久的家乡,忽见一人站在山之阳。高耸的帽子、长剑、立石堂,鬓眉爽朗、瞳子方大。胡麻做饭琼浆饮,素书一帙铺在柏床上。吃还丹拍着我背,让我延年在人世。于是写了几个字给我,小儿子回去后要读它。醒来知道这是虚无的事
诗句: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 译文: 李端的《东门送客》这首诗描绘了他在东城门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在诗中描述了道路两旁绿杨和新生的草地,以及一位白发苍苍的故乡之人。这位老人既有着壮年的雄心壮志,也有着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他游历于梁城之间,却又被秦地的风土人情所困。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既壮还应老”和“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来表达他对人生易逝和时光无情的感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