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唐玄宗天宝初年所作。当时诗人奉诏入京,途经奉天(今陕西乾县),窦郎中寄诗相赠,诗人即席酬答,作此绝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 译文:我奉上这首诗酬谢窦郎中,因为您早早地入朝为官,忍受着严寒的天气。 注释:奉酬:指作者奉上一首诗作为酬谢。窦郎中:指窦子,窦德玄之子窦群;入省:指进入朝廷做官。 赏析:诗的开篇点明了题意
杂曲歌辞独不见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译文: 东风和煦的阳光下,万物欣欣向荣,柳树翠绿花朵繁密像雨点一样。女子们争相梳理着秀美的发髻,手持着形似鸳鸯的扇子。美丽的女子手中传来了花香,使得容颜俊俏如同何郎。然而最让人心痛的时刻莫过于她卷起帘子的那一刻,只能远远地凝望着,无法相见。 注释: 1.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及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然后,根据各句诗句的含义读懂全诗,并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等来分析诗歌的情感。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即可。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 首句“可怜杨叶复杨花”,从杨叶杨花写起,以杨叶杨花的飘零比喻宫女的飘零。杨叶杨花的飘零,既是实景,又是象征。 第二句“雪净烟深碧玉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二八婵娟大堤女” - 这里用“二八”来形容年轻女子,即二十至二十四岁之间最为娇美。在古代,“二八”通常指代年轻女子,这里的“婵娟”,意味着美丽而优雅。大堤是古代河流边用于防洪的土堤,此处可能指的是大堤上的姑娘。 2. “开垆相对依江渚” - “开垆”意为开启酒垆,准备酒席;“对”是面对的意思;“依”是依靠或依附。这句诗描述姑娘们在酒垆前相对站立,似乎在等待某人的到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令狐校书赴桂府的送别之作。诗人用海鹤自喻,抒发了送别之情。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窅然。”首二句即以海鹤自比,表达出送别的深情。海鸟一离群,便高飞远走,杳无踪影,这是海鸟的一种习性。这里用海鹤作比喻,形象地写出送别之难。海鹤一旦离去,就再也不能回来,这正象征着朋友离别后永不能见面。海鸥一去不回头,只知向高空直上青云,不知疲倦,直至消失在天际;而人则不同,一旦分别,便思念不已
【注释】 关山月:指《关山月》曲,乐府横吹曲名。唐李益有《从军北征》,其词曰:“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故关:指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因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而得名。 迢遰(tiáo ché):遥远的样子。 平芜静:平旷的原野上没有风,没有草,一片宁静。 孤城:一座孤零零的城池。 露浓:露水很多。 栖雁:栖息的大雁。 天远:天空很遥远
【注释】 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 天倚:指天意。倚,依靠。 王师:指唐王朝的军队。 沙漠:这里泛指边疆的沙漠地区。 珠华:指珍珠般的花朵,借指南唐名将高霞寓的“高”姓。 相压驾重:比喻高霞寓的才能和地位很高。 【译文】 天意要依靠王师平定沙漠,每年寒食节时,并州都城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珠华相映生辉,光彩夺目,驾临此地的重臣显贵很多。 赏析: 诗题中的“太原”,即今天的山西太原市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选项进行辨析作答。 (1) “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是说和刘员外一起陪韩仆射在野外的亭中设宴。刘、韩都是唐代名臣,他们都是当时名士,因此这首诗应该是一首赠诗。 (2) “好客风流玳瑁簪”,是说刘员外好客,他头上戴着玳瑁做的簪子。玳瑁是一种珍贵的动物,用它做簪子是非常讲究的。 (3)
诗句: 晴明紫阁最高峰,仙掖开帘范彦龙。五色天书词焕烂,九华春殿语从容。彩毫应染炉烟细,清珮仍含玉漏重。二十年前同日喜,碧霄何路得相逢。 翻译: 晴朗明媚的紫阁楼是最高的山峰,仙境般的门帘开启时,范彦龙的身影出现。五彩斑斓的天书在词中闪耀着光彩,就像春天的宫殿里人们的话语一样自然流畅。笔尖蘸着墨水,炉里的烟雾细腻,佩饰仍然含有玉石的香气。二十年前在同一个日子里,我非常高兴;但是,在碧蓝的天空中
注释: 1.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为李虞仲秀才的归来而写,并寄给元李二友。虞仲,指李虞仲。李元,指李二友。二友,指作者的朋友。东都,洛阳。 2. 高翼闲未倦:高高飞翔的翅膀没有疲倦之意。翼,鸟的翅膀;高,高远、高飞。 3. 孤云旷无期:孤独的白云飘荡不定,不知何时结束。 4. 晴霞海西畔:晴朗的云霞映照在海的西边。 5. 秋草燕南时:秋天的野草在北方生长(燕南时,泛指北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