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仁
昊天观新栽竹 昊天观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居,位于今陕西省汉阴县。这首诗就是描写在昊天观种植竹子的情景。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 风吹动竹子的枝叶,鸟儿飞来栖息在枝头。 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竹林的根系已经扎根在古老的沟岸边,影子投射在秋季的地面上。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 我想到了所有的草木,只有这竹子能脱离尘世。 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我遗憾不能早点将你移到这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冬夜寄白阁僧 林下期难逐,人间事旋生。 鸟栖寒水迥,月映积冰清。 石室焚香坐,悬知不为名。 注释: 营营不自息:形容内心不安,无法平静下来。 暌阔数年情:离别多年,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林下期难逐:在树林下约定难以追随。 人间事旋生:世间之事瞬息万变,变化无常。 鸟栖寒水迥:鸟儿栖息在寒冷的水面上,显得格外寂静。 月映积冰清:月亮映照在堆积的冰上
【注释】: ①韦先辈:韦应物,字翼之,唐代诗人。春雨后见寄:春天下雨后收到你的诗。 ②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风吹散了五更的细雨,鸟儿啼叫唤醒了春天。五更:古代计时名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③轩窗透初日:窗户透进了初升的太阳(“透”意为“透过”),形容天气转晴。轩:指窗子。 ④砚席绝纤尘:砚台和书案上没有一点灰尘,表示作者勤于写作。 ⑤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群。” 注释:先生您选择了如此僻静的地方居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赏析:诗人以“先生”称呼吴先生,表达了对吴先生的尊敬和敬仰。通过“幽隐”一词,传达出吴先生选择隐居山林的原因。他厌倦了喧嚣的人群,渴望寻找一个清静的环境来修养身心。 第二句:“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 注释:在山居的潭底可以看到秋天的石头,树林中飘荡着雨后的云彩。 赏析
注释: 1. 王处士的茅屋建在山中,进入山谷后很远。 2. 林子幽深而昏暗,与世隔绝。没有邻居。 3. 整天有流水,但没有人到溪边来。 4. 溪上的云总是要下雨,山洞里却别开生面,春天来了。 5. 自己已经修炼成仙家之术,只有栽松树才能保持真正的清静。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王处士的山居生活。王处士的住所建在山谷之中,远离尘嚣,与世隔绝,只有溪流和松树相伴。他的山林生活虽然孤独
宿僧院 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 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 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注释: - 宿僧院:在僧人的寺院里过夜。 - 禅地无尘夜:在禅宗修行的地方,夜晚无尘,可以静心修炼。 - 焚香话所归:点燃熏香,谈论修行的方向和目标。 - 树摇幽鸟梦:树林中的鸟儿被树木摇晃,仿佛进入了梦境。 - 萤入定僧衣:萤火虫飞入了僧人的衣襟,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破月斜天半
晓别吕山人 疏钟兼漏尽,曙色照青氛。 栖鹤出高树,山人归白云。 月盈期重宿,丹熟约相分。 羡入秋风洞,幽泉仔细闻。 注释:清晨告别了吕山人。疏钟和漏壶里的水都滴尽了,东方的曙光照亮了青色的天空。栖息在高树上的鹤飞了出来,而山人回到了白云之中。月光圆满时再相会,丹砂成熟后一起分享。羡慕进入秋风洞中,仔细地倾听那清凉的泉水声。赏析:诗人于清晨辞别了吕山人。清晨时分,天刚破晓,诗人便来到了吕山人的家中
塞上行作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注释: 1.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家乡的井水已经因为离别而变得冰冷,边远的边疆更是让人触目伤怀,心中充满了忧愁。 2.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在边塞的他乡生活的人,面对着飘落的雪花和中秋节的到来,内心更是感到孤独和无助。 3.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大雁高高地举起翅膀
【注释】 游:游玩。崔监丞:即崔护,唐代诗人,曾任监察御史。城南别业:指崔护在长安城南建的别墅。 【译文】 门紧挨着青山,青山重叠了几重? 雪融化了皇子寺岸边,春天滋润着翠微峰。 地上有经冬不枯的草,林中没有衰老的松。 竹冷时溪水隔断寺,晴天时可以听到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崔护离开长安城赴任后所作。他到长安城去,自然是为了应试科举,谋求官职。但仕途多艰险,命运多舛变,崔护对此早已有所预感
晚游慈恩寺 寺庙与我的隐居地很近,我常常来这里采薇。 和僧人一起行走不觉得困倦,面对流水说话竟然忘了回家。 磬声在傍晚的树林里响起,惊飞了树上的白鹭。 可惜世俗的琐事,全都违背了修道的心意。 译文: The Temple of Bliss is close to my secluded home, where I often come. I'm never tired walking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