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下面是对《寄仲孚应宿》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 2. 虚名那办星牵轭,猛士难翻日转轮。 3. 但使琴渔从叔夜,不妨樱笋送残春。 4. 白云凭语相思剧,三月溪山两故人。 - 译文:《寄仲孚应宿》是姚鼐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虫臂观生非有象”意指以微小的线索来观察万物的真实形态,暗示着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思考
【注释】 同秦澹初:和朱克斋一起。 道长朱克斋:朱克斋为僧人,故称。 王兰圃:王兰圃为诗人的友人。 两比部(官名):唐朝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称"六部",其中吏、户、礼三部尚书为宰相所兼领。唐人称宰相之阁僚为"比部"。 洪恩寺:寺名。 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 主山西试:指在山西主持科举考试。 仆与克斋赴山东:指作者和朱克斋一同前往山东。 【译文】 古寺松杉一鸟鸣,初日烟雾两阶清。
彰德怀古 彰德怀古 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 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 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译文: 彰德怀古 彰德怀古 锣鼓声中竟然出现了一位有才华的伯乐,这个地方(彰德)盘踞在黄河以北,地势优美。 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 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注释与赏析: 彰德怀古:彰德
解析 1. "邯郸妙伎绣襦衣,屧屣无双鼓瑟希。" 注释: - “邯郸”:地名,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城市,以歌舞艺人而著称。 - “妙伎”:指技艺高超的舞蹈或歌唱艺人。 - “绣襦”:用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 “屧屣”:古代的一种鞋类。 - “无双”:表示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意思。 - “鼓瑟”:弹奏古琴或瑟。 - “屧屣”与“鼓瑟”相对,表明这些艺人在邯郸城中非常受欢迎。 -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朱克斋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 清苑:地名,位于今北京附近。 望郎山:指郎山,在今河北省保定市一带。 怀:思念。 朱克斋:作者的朋友,可能是一位文人或官员。 - 男儿三十分铜竹,多少功名到白头。 铜竹:铜制的乐器,比喻功名。 三十分:指三十年。 功名:成就功名,获取官职。 白头:指年老。 - 紫陌莺花故人牍,黄河风雨郡城楼。 紫陌
密云县 当道孤城一水边,渔阳斜照隔城悬。 断崖朔吹来阴地,连塞横山蔽远天。 设险檀州防御所,建安蓨令堑湮年。 男儿未办安边策,略借曹暪定损贤。 注释: 1. 当道孤城:在道路上的孤独城堡,指密云县。 2. 渔阳斜照:夕阳西下,渔阳地区被余晖映照。 3. 断崖朔吹:来自北方的寒风穿过断崖。 4. 连塞横山:连绵不断的山脉横亘在北方边界上。 5. 设险檀州:在檀州地区设立了军事要塞。 6. 建安蓨令
【译文】 在涿郡东面,草树荒凉,只有草屋、茅舍。刘备当年在这里建立蜀国,千秋万代的光阴和汉初刘邦的沛县一样。桑叶盖着篱笆,谁种的芜菁?清晨霜打过,依然茂盛! 我高卧在楼上自我欣赏,入山披发,志不在狂。 平生没有骑过马,鞍上长了肉,现在游子怎能不悲叹故乡? 【注释】 赋得昭烈宅:指《咏怀古迹五首》之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曾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躬耕陇亩,后来出仕蜀汉为丞相
诗句释义 1 怀叶书山庶子:这句诗描述了作者怀揣书籍,如同在书山中行走的庶子一般。这里“书山”比喻为知识的世界,而“庶子”则可能象征着普通或平凡的身份。 2. 遗学千秋赖服膺: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学者遗留下来的学问的尊敬和推崇,认为这些学问值得后代学习并传承下去。这里的“服膺”意味着深深钦佩并铭记于心。 3. 闭门白首向青镫:描述的是一个人在晚年选择闭门不出,专注于学习和研究的场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日月行踪两不留"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日月如流水般无法停留。 注释: 日月行踪,指日月的运行轨迹;两不留,表示日月不停歇地移动。 2. "新交故友孰从游" - 询问新结识的朋友和老朋友是否都会随自己一同出游。 注释: 孰从游,询问谁将同行;新交、故友,指旧友和新结交的朋友。 3. "归人夜夜听山雨" - 描述了旅人每到夜晚都会听到山中的雨声
诗句解读: 1. 淮南倒屣尽贤宾:淮南地区因刘安、淮南王刘长等人而闻名,倒屣表示对贤人的尊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尊重和敬仰。 2. 纶阁今称老舍人:纶阁指的是朝廷的文职官员所在的官署,称老舍人表示诗人对前辈贤士的怀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前辈贤士的怀念之情。 3. 潦倒青春长似醉:潦倒形容生活困顿,但诗人觉得自己像喝醉了一样,享受这种状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尽管生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