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诗句原文: 江边携酒送春归,霁雨登楼风满衣。 贾舶霾云吹暗浪,佛图悬日照空矶。 故交纵荡情忘老,寒衲逢迎语亦稀。 第一江山容易到,举杯犹欲尽斜晖。 译文: 在江边我带着美酒为春天的离别而送别,雨后站在楼上,风吹得衣服都鼓了起来。 海船上的浓雾遮住了天空,仿佛有暗浪在涌动,佛图澄像悬挂的佛像一样照耀着空旷的矶石。 老朋友们纵情畅饮,忘记了年纪,僧人也迎合着我说话稀少。 第一座山峰如此近在眼前
鲍鸾书自歙渡江问业于蒙陋愧其意赠以诗: 我如山径断行轩,拥肿枝柯大树存。 节目何由能待问,青黄久已谢为樽。 披榛客自非流俗,岐路谁当见道原。 共对小庭芳草积,林风吹晚更无言。 【注释】 (1)“我如”二句:言自己像一座大山断了道路一样,被贬外放;“拥肿枝柯”四句:比喻自己虽然才华不出众,但依然坚守正道。“节目”,即节操,指节操不能等待询问才能知道,如同青黄已变,不再值钱一样
惠照寺或言古木兰院也。见禹卿于此写维摩诘经 落尽淮南万树红,昼阴僧院鸟玲珑。 檐含梅子黄时雨,户进新篁绿处风。 出世了无香海界,置身休在碧纱笼。 钟堂一饭成遗迹,回首天花丈室空。 注释: - 惠照寺:又称古木兰院,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寺内。相传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原名“栖霞寺”。后因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在此寺翻译佛经,故名“鉴真寺”,俗称“惠照寺”。 - 禹卿:即鉴真和尚,唐代高僧
诗句:学士文章三十年,清修难弟亦称贤。肯令节似郊祁诎,何必才为绛灌怜。世态期期求复古,酒怀浩浩欲登仙。一时门下称英少,谁是侯芭受《太玄》 译文:学士的文才三十年如一日,他清高而淡泊的生活也让人敬佩。他怎能像古代贤明的君主那样屈膝低头?我何必要嫉妒像周勃、霍光那样的大臣,他们的才能让人羡慕。世间的人们总是追求古风,我的志向就是超脱世俗,饮酒畅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你们这些年轻的才子中间
燕子矶 袅袅丹崖挂薜萝,石亭松桧俯惊波。 蒲帆从此通沧海,藜杖曾携眺曲阿。 舟楫客逢前日少,江山秋见夕阳多。 水云洲渚还相错,独雁流哀柰远何。 注释: - 燕子矶:一个地名,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一处重要港口。 - 袅袅:形容山势或云气缭绕上升的样子。 - 丹崖:红色山崖。 - 薜萝:一种植物,攀缘生长在岩石上或覆盖在悬崖上。 - 石亭:用石头建造的亭子。 - 松桧:松树和桧树,都是常见的树木
【解析】 “江行”意思是江边行走。首联是写自己夜宿萧然伴钓翁时所见的景色,颔联写清晨乘凉月走出芦苇时所看到的景色,颈联是写岛屿纵横、云烟环绕的景象,尾联是说诗人随意游走在江南北各地,到处都有青山绿水相伴。 【答案】 示例: 江行 (宋)苏轼 夜宿萧然伴钓翁,晓乘凉月出芦中。 纵横岛屿中流失,缭绕云烟万里空。 燕尾水分斜渚岸,鱼鳞波飐夕阳风。 散人随意江南北,处处青山户牖同。 译文:
注释: 出金陵留示故旧 又向青溪十日留,依然双阙望牛头。 交游聚处思移宅,衰病行时爱棹舟。 萧寺风多长似雨,后湖烟澹总如秋。 摩揩老眼僧书内,不为兴亡作泪流。 译文: 又向青溪停留十天,依然望着双阙望向牛头。 结交的朋友都在一处,我思念迁移自己的居所。 萧寺风多像雨,后湖雾霭淡漠如秋。 擦去眼睛的皱纹,僧人在书中书写,我不为国运兴亡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解析】 题干是:怀陈伯思。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此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 “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第一句写年轻时骑马奔驰;第二句写年老时懒散,不外出。诗人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人生经历的变化。“奉粟几时能饱朔
答客 凤城恩近贲新除,鸿渐都升省阁居。 楚国多闻推左史,汉臣清望动中书。 春深文宴盈金谷,日宴儒林论石渠。 盛世弹冠诚欲往,只怜衰发不胜梳。 译文: 在凤凰城中受到恩宠被提拔为新的官职,鸿渐都升到了省阁的高位。楚国有很多听闻他的名声,汉代的大臣声望很高,引起了中书省的关注。春天时在金谷园的宴会上,大家都在谈论文化和学术。盛世时期,人们想弹起冠帽去追求功名,但只可怜我的头发已经衰老到不能梳理了。
太白楼 太白楼头空复空,沧洲晴照碧流东。 久伤白发生明镜,每见青山忆谢公。 万壑鬣松鸣水上,九秋霜鹘入云中。 不妨无客闻高咏,自有江山兴未穷。 注释: 1. 太白楼:李白曾在此楼题诗,后改名为太白楼。 2. 沧洲:即沧海之洲,形容水势浩渺。 3. 晴照:阳光照耀。 4. 白生:指白发的人。 5. 明镜:比喻人的心态像镜子一样清晰明了。 6. 青山:这里指山峦。 7. 鬣松:长在山岭的松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