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解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当时诗人正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在江陵城西的吴戍桥。 “已尽韩郑郊”,韩指韩国、郑指郑国,两国都在今河南省境内,这里代指唐朝周边的藩镇。 “始入青山路”,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市西北17千米处的玉泉山中,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登临游赏之地。 “积雨晓未开,前嶂隐忽露。”两句写景。“积雨”点明时间,也写出了雨后山色空濛的特点。“前嶂”即前面山岭
赵北口舟中作 鸣蛩(qióng):蟋蟀。 泺(luò)岸秋:泺水之畔,秋季景象。 舍辔(pèi):放下马缰。 理轻桡(ráo):整理船桨。 苍茫(cāng máng):广阔无垠。 萧萧(xiāo):风声、水声等。 凫雁(fú yàn):野鸭和大雁。 地有瓦桥城:有瓦桥城存在。 路失金堤石:道路失去金堤石的标识。 民昨歌子威:百姓昨日曾歌颂赵子威。 皇今谓河伯:皇帝现在称他为‘河伯’。” 译文:
【诗句】 代并控朔漠,连峰矗天半。 形胜拥晋阳,英杰昔称叹。 碧玉唐叔祠,春陂足流玩。 俯仰一古今,摛笔朱霞散。 谁为贤主人,十载承明伴。 方伯气俊爽,清风发平旦。 孰言扬马才,治乃任牍案。 淮阳一卧临,渤海何忧乱。 垂泽已如膏,虚手真若盥。 君往风景地,流连带其缓。 顿使庸俗目,惊见两崇贯。 诞生同一岁,少长惟余懦。 穷冬方兀坐,雪窗聊拨炭。 想君越井陉,税车行授馆。 敷文列士兴,吹律穷谷暖。
大明湖夜 南山已暝色,回见明湖光。 秋尽济南郭,渺然江水长。 中流上新月,轻舸复徜徉。 烟昏鸥鹭宿,波沈芦荻苍。 孤往仍中夜,回飙城曲凉。 亭楸高拂雾,寺棘下零霜。 佛幢犹立魏,名士正思唐。 安知后游者,声迹永相望。 注释 - 南山已暝色:描述夜晚的南山景色,天色已暗。 - 回见明湖光:在夜色中再次看到大明湖的美丽风光。 - 秋尽济南郭:秋天已尽,济南城的界限清晰可见。 - 渺然江水长
许州 初秋过颍上,草木尚苍然。 午日澹平野,极望空无烟。 乱蝉相继响,独树垂阴圆。 旧渠八九废,许下犹良田。 如何文潞公,种竹才㛹娟。 行受使相寄,不见车盖旋。 荒园今亦尽,潩水长涓涓。 【注释】: (1)许州:指颍州。颍州即今河南省颍河以东地区。 (2)草木尚苍然:草木依然郁绿苍翠。 (3)午日:正午。 (4)澹(dàn)平野:水波荡漾的平原。 (5)乱蝉相继响:杂乱的蝉声接连不断传来。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张橿亭少詹兼朱石君方伯送行所作。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和对方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译文: 人生如同尺捶,怎能胜过时间的消耗? 曾经年少,欢声笑语,如今已过半生,感慨万千。 昔日十八九岁,邻里嬉戏玩耍,如今相见已是升堂入室,瑶璧荐角散尽。 我虽才疏学浅,却也想随众人一起,追逐功名富贵。 贤愚有别,骥驽相争,同日共进,昏旦无异。 岁月匆匆,新历已至
《雨登岳阳楼》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登上岳阳楼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的无限赞美和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感慨。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思想内容、严谨的艺术技巧和精湛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于世,被后人尊为“诗圣”。 2. 诗句原文: 衡疑阻南服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诗人在淮水之滨,登舟南归,感慨颇多,写下了这首七绝组诗。“朝日出复阴,广野风浩浩”,清晨日出,阳光普照,大地又复一片光明。“淮源山万重,飞流下穹昊。”从高处俯瞰,淮河源头的群山重重叠叠,山涧中奔腾而出的水流直泻云天。“渺然走沧溟,梁楚在襟抱。”江面茫茫无边,仿佛连着苍茫的大海;长江两岸的楚国和吴越一带都在我的胸怀之中。“汝颍交东环,穰邓控西道。”“汝”指济水,颍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蔡希颜还乡》。 首联“明月郾城头,汝水下潋滟。”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郾城的城墙上,河水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颔联“五更杨柳底,渡艇闻鱼噞。”描绘了晨曦中的情景,五更时分,柳树摇曳在水面上,渡船上传来鱼跃的声音。 颈联“水南人未起,行行一镫闪。”描绘了黎明前的准备,人们还未起床,而行者却已经点亮了灯笼,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尾联“镫尽天转黑
寄仲孚应宿 【注释】 1. 余:我。 2. 呐:迟钝,迟钝。 3. 谐物无言词:和物体没有语言。 4. 游宦:宦游,出仕做官。 5. 二十载:二十年。 6. 殊乏新相知:非常缺少新的知己。 7. 依依乡闾爱:依依不舍的乡情。 8. 握手自丱羁:握手告别,各自回家。 9. 臭味若椒茝:气味如同花椒和艾草一样。 10. 非是孰为思:如果不是你,怎么会思念呢? 11. 云梦:古代传说中的大泽,即云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