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安卿
【注释】 述古四章送范瑞卿回越:这是一首送别诗。范瑞卿,名不详,字叔能,苏州人。天圣元年(1023年),举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杭州。景祐二年(1035年),迁太常丞、集贤校理,出知处州(今浙江丽水)事。四年(1037年),改知虔州(今江西赣州)。庆历二年(1042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四年(1024年),出知杭州。六年(1046年),复召还京,任参知政事。七年(1048年),罢知杭州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维。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春风桃李花,秋雨梧桐树。 - "春风" 和 "秋雨" 都是描绘季节变化的词语,在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情感状态。春天的桃花、李花象征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秋天的梧桐树叶象征着凄凉、萧瑟。 人心自悲喜,草木那知故。 - "人心" 和 "草木" 分别代表了人与植物。人类情感复杂多变,难以预测,就如同草木无法理解人类的心情。 三香各根柢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述古四章送范瑞卿回越》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 莱芜汉佳士,游宦不厌贫。 辞友太尉府,甑釜生鱼尘。 缅惟清俭操,千载闻一人。 子今举无玷,得禄思养亲。 尝闻饘粥绝,升斗谋诸邻。 ```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莱芜汉佳士”:莱芜是地名,汉代时有名望的人物。这里用“汉佳士”形容范瑞卿具有汉代人物的高尚品质。 2. 第二句“游宦不厌贫”:游宦指在外做官
【注释】 宴安:安乐。鸩毒:传说中用毒蛇或毒鸟之毛制成的药。我老嗟无闻:我老了,没有名声。 汝行:你将要离去。宁:怎么,如何。衣犹斑:衣服上还有斑点。衣上斑点指贫穷的境况。 汝弟:你的弟弟。颇知学:很懂得学习。且识,“且”字通假为“既”。应门难:能够接待客人的困难。 托荫薇花垣:依托庇护于王宫的围墙下。薇,草名。 王侯近下士:王公大臣亲近平民百姓。 人观所为主:人们看你主要是以他为人主。主
积雨稍开霁,晴川棹孤舟。 梦中作:在梦中创作。 积雨:长时间的雨水。 稍开霁:稍微放晴,开始晴朗了。 霁:天气放晴。 晴川:晴朗的江河、溪流。 棹:划船。 孤舟:单独的小船。 双目豁阴翳,四望馀云收。 双眼:形容眼睛明亮,可以看透。 豁:开朗,开阔。 阴翳:指乌云。 馀云:剩下的云彩。 收:收起,消失。 轻风生衣袂,洒洒舒烦忧。 轻风:微风。 生:吹动。 衣袂:衣服的袖子,代指衣物。 洒洒
谢汪辰良太守祈雨有应 赤日露顶行,步入南雷去。 归来云雾生,薄暮雨如注。 苍苍将槁苗,郁郁色如故。 人言太守贤,天意肯相助。 不喜亦不惊,太守若无与。 日月行中天,照临及下土。 日月不自功,光明万民睹。 我知太守心,借此以为喻。 试问喻者谁,三山老农圃。 注释: 1. 谢汪辰良太守祈雨有应:向汪辰良太守祈求降雨,得到了回应。 2. 赤日露顶行,步入南雷去:太阳直射,进入南方的雷声之中。 3.
题月波圭大章先月亭 人必贵虚明,月色爱端正。 旁死还哉生,以渐至圆净。 谁于既望宵,分此先后景。 亭依水西浒,月出山东岭。 孤光一离天,即破亭色暝。 凭阑对东湖,潋滟一千顷。 惟怜亭西隅,阴阴尚幽映。 一轮固圆明,未尽满月境。 何如到天心,山河了无影。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人必须珍惜内心的虚明,因为月亮的美是喜欢端正的。 旁边死去的又回到生命,逐渐达到圆净的境界。 谁在既望之夜欣赏这个美景
这首诗是郑景尹给雍吉刺氏的回信,信中称赞了雍吉刺氏的家族荣耀和品德。以下是逐句释义: 东风坠云翰(东风):春天的风拂过大地,如同翰墨飘落。 陋室生光辉(陋室):简陋的屋子却焕发出光辉。 重沐一开缄(重沐):再次打开信封。 慰我久别思(慰我):安慰我长时间未见的思念之情。 为言乐道善(为言):作为使者传达。 速我褒贤诗(速我):使我得到赞美贤人的诗句。 恭惟侍读翁(恭惟):恭敬地想到您的父亲。
【注释】 1. 司隶:官名,汉代设置。 2. 揽辔:持辔,驾车,喻指执掌权柄。 3. 党锢祸:东汉末年,太学诸生因遭宦官李膺、张俭等迫害,结为“三君”,被并称为“三君”的士人称为“党人”。后来“三君党”被禁锢在家不得出仕,故称。 4. 盖世:超过世人。 5. 善类:善人。指有道德的人。 6. 云礽(qin):即太子,古代帝王的儿子。比喻有德行的人。 7. 子材:才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五湖:指太湖。陶朱公(范蠡):春秋时楚国人,善于经商,在越国任大夫,后弃官经商至吴国,改名鸱夷子皮,称陶朱公。相业:辅佐之业。霸:使诸侯臣服。十年:十年之后。思复仇:想为国家雪耻报仇。一举:一举成功。强国灭:使国家强大并消灭他国。扁舟:小船。烟水间:水气迷漫的水面之间。千载:一千年。景慕:仰慕。有前辙:有可以效法的榜样。云始:像开始。时至:时机成熟。亦宏达:也显达。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