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汉佳士,游宦不厌贫。
辞友太尉府,甑釜生鱼尘。
缅惟清俭操,千载闻一人。
子今举无玷,得禄思养亲。
尝闻饘粥绝,升斗谋诸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述古四章送范瑞卿回越》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莱芜汉佳士,游宦不厌贫。
辞友太尉府,甑釜生鱼尘。
缅惟清俭操,千载闻一人。
子今举无玷,得禄思养亲。
尝闻饘粥绝,升斗谋诸邻。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莱芜汉佳士”:莱芜是地名,汉代时有名望的人物。这里用“汉佳士”形容范瑞卿具有汉代人物的高尚品质。
- 第二句“游宦不厌贫”:游宦指在外做官。这句话表达了范瑞卿对贫穷生活的坦然态度,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嫌弃贫穷。
- 第三句“辞友太尉府”:太尉是高级官职,范瑞卿离开这个职位去其他地方。这里的“辞”表示拒绝或告别。
- 第四句“甑釜生鱼尘”:甑和釜都是古代煮食物的器具,生鱼则意味着食物简陋。这里形容范瑞卿在离开太尉府后,生活变得更加贫困,甚至连锅碗瓢盆都能生出鱼腥味来。
- 第五句“缅惟清俭操”:缅,通“勉”,意为努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范瑞卿清正廉洁的生活态度的敬佩。
- 第六句“千载闻一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清廉节操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只听说过一个这样的人。强调了范瑞卿的清廉节操是非常难得的。
- 第七句“子今举无玷”: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你(范瑞卿)能够做到没有污点。这里的“无玷”指的是品德纯洁,没有瑕疵。
- 第八句“得禄思养亲”:意思是得到俸禄后应该想到如何赡养父母。这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
- 第九句“尝闻饘粥绝”:饘粥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食品,用来比喻极其简朴的生活。这句话表明诗人知道范瑞卿的待遇已经变得极为困难,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 第十句“升斗谋诸邻里”:升斗是古代计量单位,这里用来形容日常生活的艰辛。这句话表明范瑞卿在乡里乡亲中的声誉,他不仅自己生活节俭,也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困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范瑞卿的清廉和谦逊,以及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道德风范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范瑞卿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清官,更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