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洞仙歌》,它以壮丽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国家和命运的深深感慨。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附上赏析。 1. 何人袖手,对横流沧海,一样无情似湘水: - 何人:是谁。 - 袖手:袖手旁观,形容不参与其中。 - 横流沧海:大海波涛汹涌,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 - 一样无情:与湘水一样无情,湘水是指湘江,这里用来形容水的无情。
金盏子 芳褉停修,花叶慵书,一年春晚。怜病蝶依依,相婉娩、同是梦中虚艳。隔帘小影凄迷,倚珍丛寒浅。黄昏又、风雨洗残,梨粉早成秋苑。 法曲绝弦按。弄繁会、哀音尽拂乱。禁他曲终易变,怕音尾、一唱更赢三叹。众里先避华筵,当笙歌未散。更休待、银烛殒风,满堂花黯。 注释: - 芳褉:香囊。 - 修:美好。 - 花叶慵书:形容花朵枝叶的萎靡不振。 - 怜病蝶:怜悯生病的蝴蝶。依依:依恋的样子。 - 相婉娩
【解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写春日里一枝花的盛衰变化。上片描写春日里一枝花的盛衰变化,下片抒写对去年灯市的怀念。全词语言浅近,却意味深长,富有韵味。 燕衔泥:燕子衔来泥土筑巢。 涣雪:指春雨。 南陌:指城南的大道。 寻芳:游赏春景。 踏莎行:“莎”同“蓑”。 花褪萼:指花凋落。 灯市:旧时元宵节卖灯的场所。 前尘:往事。 赏析: 词的上片以燕衔泥,写春天的到来。燕子在南边的路上衔来泥筑巢
诗句释义 1. 寻寻觅觅,印遍芳洲迹。故国愁云横远碧,莫问梅枝消息。 - 寻寻觅觅:反复寻找,表达了一种急切与焦虑的心态。 - 印遍芳洲迹:在美丽的小洲上留下痕迹,形容寻找的频繁和努力。 - 愁云横远碧:愁绪如乌云般笼罩着远方的天空,描绘了心中沉重的忧虑。 - 莫问梅枝消息:不要询问梅花的消息(即开花与否),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异乡消得凭栏,身闲便觉天宽。 -
瑞鹤仙·散步日内瓦公园即景 屐痕侵败藓。自寻寻觅觅,岁阑心眼。霜林弄秋绚。挟西来金气,别严妆面。乔松翠健。羡只许、寒禽高占,似宣和、画本偷传,虬影鸷姿重见。 还看。山眉愁倚,薄黛含颦,倦鬟堆怨。美人骚畹。迨迟暮,转凄艳。尚依然绿遍,平芜如此,岂必花时堪恋。对西风,料理清吟,赋情自远。 注释: 1. 屐痕侵败藓:穿着木履的足迹踩过苔藓,已经侵蚀。 2. 岁阑心眼:岁月流逝,心也疲惫
【注释】 妙相:指佛或菩萨,这里指女子。波莹:波光闪烁。华鬘(mán):花环。袅:下垂。盈盈澜翠:水清碧绿。 【赏析】 《丁香结》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全诗以丁香结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情人相思之苦的心情。开头四句写丁香的风神和美丽;“一笑拈花”、“记年时桑梓”两句写梦中与情人相聚,“蘸渌裁缃摩拟”写梦中与情人剪贴衣襟,“盈盈澜翠”写梦中见到情人的情态。后六句写梦醒之后的思念之情:“凝思
玉楼春 人间那是消魂处,咫尺西洲成小住。翠澜三面绕妆楼,柔橹一双摇梦雨。 清歌叠引公无渡,休向枝头听杜宇。从教憔悴滞天涯,肯说高寒愁玉宇。 注释: 人间:人世间。消魂:形容极其伤感。咫尺西洲:指西州(今江西南昌)附近的西湖一带。成:形成。小住:暂居。翠澜:指西湖的湖水。妆楼:女子的楼阁。柔橹:轻柔的船桨。梦雨:梦中的细雨。清歌:清幽美妙的歌声。迭引:轮流歌唱。公无渡:不要渡江。杜宇:杜鹃鸟
【译文】 深坞中的万朵红梅,怕香魂易散,先铸造出九洲。铸千寻的铁网凌空,把花气轻兜,珠光团聚。连袂人来,似宛转、蛛丝牵度。认云烟缥缈,远共海风,吹入虚步。 铜标别番旧谱。借云斤月斧,幻起仙宇。问谁将、绕指柔网,作一柱擎天,近衔羲驭?绣市低环,瞰如蚁、钿车来去。更凄迷、斜阳写影,半捎茜雾。 【注释】 (1)深坞:深深的山谷。 (2)九洲:中国古称九州。 (3)凌空:在空中飞翔。 (4)花气
浣溪沙 - 注释:此词是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忧伤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无奈之情。 - 赏析: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词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感慨。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佳作
注释: 处处烟波锁画桥,梦中犹自倦双桡。仙源常寄转无聊。 欹枕乡心惊断雁,卷帘秋影见层嶕。欲随风雨入中条。 译文: 到处都是烟雾缭绕的水面,仿佛将画桥锁住,即使梦境中也感到疲倦。我常常寄情于这仙境之中,但如今却变得无聊无趣。 我斜倚着枕头,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以至于听到断线的大雁声都能惊醒。当卷起窗帘,看着外面秋天的景色时,我看到了层层叠叠的山峦。我渴望随风逐雨去中条山,寻找那份宁静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