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
金陵怀古 西风聒耳过黄芦,万水东流草树枯。 蟾阙一年秋色远,鹊桥万里客心孤。 青山故国新丰市,芳草王孙旧酒垆。 壮志未磨天地阔,剑光耿耿照江湖。 注释: - 西风聒耳过黄芦:西风吹动芦苇发出的声音。聒(guō)耳,形容声音嘈杂刺耳。 - 万水东流草树枯:形容江河水流不息,草木枯萎。 - 蟾阙一年秋色远:月亮在夜空中高悬,一年之中秋色的遥远。阙,古代指宫殿、楼台。 - 鹊桥万里客心孤:鹊桥
【注释】 百年场屋事初行,一夕文星聚帝京。 豹管敢窥天下士,龙头谁占日边名。 宽容极口论时事,衣被终身荷圣情。 愿得真儒佐明主,白头应不负平生。 【赏析】 《初科知贡举》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 首句“百年场屋事初行”,诗人借用“场屋”这一概念,暗指科举考试。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因此诗人将科举考试比作人生的舞台,寓意深远。
【注释】 迁葬毕还朝:指将先人安葬后,皇帝返回京城。 绿暗丘园已暮春:春天已经过去了,丘园一片绿阴,草木茂盛。 还山堂上会乡邻:回到故乡的山堂上和乡里的人相见聚会。 明朝却上燕南道:明天就踏上前往燕南的道路。燕南是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北方地区,也代指朝廷。 依旧征衫满路尘:穿着那身征战的衣服,满路上都是尘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绿暗丘园已暮春”
诗句释义: - 西望家山咫尺间:诗人站在京城的高楼,遥望家乡。“咫尺”是距离近的意思。 - 白头多病不知还:由于年迈体衰,疾病缠身,无法回家。 - 中书三入成何事:多次入中书省(即宰相衙门)却一无所为。 - 画里相看亦厚颜:在画中看到自己,还能保持一点自尊和尊严。 译文: 在朝廷上思念家乡, 我遥望着家乡,仿佛就在咫尺之间。 然而我已经满头白发,身体多病,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去。
寄东宫二首 十年陪顾问,一旦决安危。长城徒自坏,孤注莫相疑。 十年陪伴在东宫,共度艰难与危险。一朝决定国家命运,应感到庆幸及时机未失。 小试屠龙技,翻成抱虎眠。脱钩鱼纵壑,漏网鸟冲天。万事从今始,灰心未死前。 李孟《寄东宫二首 其二》译文: 十年来一直在东宫陪伴,共同度过艰难和危险。一旦决定国家的命运,应该感到庆幸时机未失去。 年轻时曾尝试施展才华,最终却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摆脱了钩饵
【注释】 ①艰危:艰难危险。勤扈从:指勤于随侍,侍奉帝王。俯仰:形容人的地位卑下,处境困难。周旋:指在宫廷中周旋应酬。 ②小试:指初露头角。屠龙技:指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卞庄子,他曾在鲁庄公时为齐王所聘,卞庄子欲刺齐桓公而未果。后以“小试”比喻开始显露才能或本领。翻成:反而成为。抱虎眠:指被老虎紧紧抱住,不能动弹,形容处于危险的境地。 ③脱钩鱼:比喻脱离险境的人或物。漏网鸟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黄秋江处士的,表达了诗人与黄秋江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君钓秋江月,我耕秋谷云。 逃名君笑我,伴食我惭君。 老我素多病,壮君高出群。 何时各归去? 云月总平分。 1. 译文: - 您在秋江上垂钓明月,我在秋天的田野中耕作白云。 - 您嘲笑我的隐逸生活,我为您的出世而感到惭愧。 - 我年事已高且身体多病,而您却比一般人都要出众。 -
注释:谁在调节天地间的元气,使其淋淋漓漓?只有片刻的功夫,枯萎的草木得以复苏。虽然野云无着(即飘荡不固定),但高天阔地任其风浪。 赏析:此诗以“喜雨”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爱之情。首句“谁调元气入淋漓”,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第二句“枯槁回生只片时”,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后带来的生机与活力。第三句“依旧野云无着莫”,则是诗人对天空中漂浮的野云的描绘
舟中作 石激滩声缆钓船,夜寒人对白鸥眠。 江风吹尽浮云片,南北东西总是天。 注释: 1. 石激滩声:形容水流冲击岩石发出的声音。 2. 缆钓船:用绳索将船只拴在岸边,以便垂钓。 3. 对白鸥眠:形容夜晚宁静,白鸥在月光下安然入睡。 4. 江风:指江面上吹来的风。 5. 浮云片:形容天空中的云朵像飘动的碎片一样。 6. 南北东西总是天:形容无论在哪个方向,天空都是如此广阔。 赏析:
【注释】 日午:太阳正午。 碱(dàn)侵:碱土侵蚀。 毳(cuì)袍:用羊毛织成的短外衣。 匡国:帮助国家。 全身:指身体,也比喻全部生命。 茅店酒:用茅草盖的店铺卖的酒。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的七律诗。诗人在山中行走,阳光正午,天气炎热,道路崎岖,他停下车来,但继续赶路仍然感到困难,于是只好停歇下来,在道旁休息,但是暑热难耐,他不得不脱去外衣,以解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