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注释】 《大圣乐·粉水萦纡》,又名《大圣乐·春景》。此为作者晚年的词作,是一组咏怀之作。 粉水:指胭脂水。萦纡:曲折环绕。缙云:山名,在今浙江金华县西南。迢递:遥远。市郊:市井附近。堪质:可供题诗。记:回忆过去的事。种树绕阶:种树围绕台阶。风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平多:经常、每每。供图稿:供作绘画的底稿。时到枕:时常来到枕头上。 秋如锦:像秋天一样绚丽多彩。红绚:形容枫叶红艳如锦。晚枫
【注释】 行尽:走完。苕溪:在浙江绍兴市东南,为会稽山支脉,流经县境。 碧桃:一种名贵的桃花,色红而香。仙种:指仙人所种的花卉。分携:分别。 桃叶:传说中西施女伴的名字。双翠羽:指鸳鸯。 【赏析】 此词上片写春去花落,感叹时光易逝。下片借物抒感,以飘泊无依之身,比翼双飞之鸟,表现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行尽”两句,点明题意,写词人来到苕溪,看到春天已过
注释 1. 梅花:指梅花的花朵。 2. 半旬,十天。 3. 夭桃:盛开的桃花。 4. 素心:纯洁无邪的心境,这里指梅花的本性。 5. 吴国:泛指江南地区。这里是以梅比人,暗示自己思念江南的人。 6. 罗浮:山名。在广东。这里是借指南方。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梅词。上阕描写了梅花的傲雪凌寒,不畏风雨,不慕虚荣,纯朴无瑕的品性;下阕则抒发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吟咏
蝶恋花·和清真,四首 【注释】 1. 修廊:宽敞的走廊 2. 烟缕:烟雾缭绕的样子 3. 拖裙:裙子随风摇曳 4. 腕弱:手腕纤细 5. 钏(duàn):古代的一种首饰 6. 一寸芭蕉心欲展:一寸宽的芭蕉叶就像人的心情一样,想要展开 7. 深丛掩映无人见:深密的草丛遮住了身影,没有人看见 8. 窥:偷看 9. 帘隙:窗帘缝隙 10. 纤云:细薄的云朵 11. 姮娥:月宫里的嫦娥 12.
注释: 拟遣巫阳赋大招。幽都阊阖共迢迢。西风卷处旆旌摇。香篆烧残萦寸缕,枫江远泊寄征桡。此时情绪忒无憀。 译文:《浣溪沙》 我打算派遣巫阳去写《大招》。幽都和阊阖都在遥远的天边。西风吹过,旗帜在摇曳。 香炉的烟雾缭绕着,细长的香烟缠绕在一根细细的绳子上。枫江上停泊着船只,我要用它来传递我的思念之情。此时的情绪是如此的悲伤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表达技巧及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可从理解诗句意思、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表达技巧等方面作答。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篇围绕暮秋的景色和对友人的思念展开。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时节背景;“画楼”句写秋意浓郁,“帘幕高褰”写出秋意之浓,让人感觉有凉意
【注释】 烛烬香残寒气冱:蜡烛燃烧尽了,残留的香气已经消散,寒气逼人。冱,寒冷。 羁旅江城逢岁暮:我客居在长江边的城里,正值年终岁末之时。羁旅,客居他乡。岁暮,年末。 高阁听松风,中自有、神仙佳侣:在高大的楼上聆听着松涛阵阵,其中自有那仙人般的伴侣。 杯深正拟论心素:酒杯已斟得满满的,正要同你谈心里话。 恰遭伊、劝人归去:恰好遇到她,劝人回家。伊,代指她。 撩拨万千愁,偏只在、一时闲语
诗句解释 1 筹边独上最高楼:此处的“筹边”意味着筹划边疆防御事务,而“最高楼”则可能指的是位于高处的军事观察或指挥中心。此句描绘了作者独自登上高楼上望的情景,可能是为了观察边疆的局势或进行战略思考。 2. 霜冷拂吴钩:这里的“吴钩”是吴地(今江苏一带)制作的刀剑,常用于战斗。诗中的“霜冷”形容天气寒冷,“拂”则是触摸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凛冽的战场氛围,同时也暗含着将士们不畏严寒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诗首句“虞美人·九月蟹肥而无菊可赏”是全诗的总领;中间四句分别写菊、鲈、家、蟹;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劝羁人思归”。 “虞美人·九月蟹肥而无菊可赏”是全篇的总领,起句即言九月,而九月时菊花已经过了赏花期,蟹也肥了却无菊可赏。一个“无”字,道出了诗人因秋风秋雨的无情而无法欣赏到菊的风采
昨夜狂风吹倒树。独坐凝愁,愁重杯难举。阅尽崎岖尘世路。故人一半埋黄土。 注释:昨晚狂风猛烈地吹倒了大树。独自坐着沉思着愁绪,愁绪沉重得连酒杯都难以举起。经历了曲折艰难的人生道路。老朋友大半已经死去埋在黄土中。 自拨炉灰残焰吐。欲寄封书,醉眼昏如雾。忍冻开门闲看取。雪花飘洒还成雨。 注释:自己用余下的灰拨动着火炉中的灰烬,让残留的火光冒出来。想要寄出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