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鉌
诗句:关征足自润,人谓恶能廉。吾独知彦修,一叶亦不沾 译文:税收充足足以滋养,人们认为他不可能廉洁。我知道他是位清廉的官员,连一片叶子也不沾上。 注释:本诗描述了一位官员清廉的形象,通过具体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廉洁作风。 赏析: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熊禾的作品,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对“关征”与“廉吏”的对比,突出了官员清廉的重要性。诗中的“关征足自润”意味着税收充足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丽、婉约为主。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 “西风凉信入虚檐”:西风吹来凉意,信使的到来也带来了消息。这里指的是远方亲人的消息,或者是关于家乡的消息,使得作者感到一丝寒意。 “絺绤微单已戒严”:细织的布单被风吹拂,已经感觉到了秋天的气息,因此不得不做好准备迎接冬天。这里的“戒严”是指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江陵时期。“久客为邻忆杖藜”,首句写自己久居异乡,与邻里老少相交往,回忆起当年与明仲同住旧邻舍时的情景。“情亲端与弟兄齐”,颔联写自己与明仲的友情,情深意切,亲密无间。“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颈联写自己一生经历坎坷,如蚂蚁爬行,步步艰难;百事如棋盘上的棋子,一步一低。尾联写自己的处境凄凉,希望友人能体谅自己的处境。 【答案】 译文: 我长期居住在他乡
【注释】莆城:莆田城,今福建省莆田市。 “征额钜万积”:征收的税银数额巨大,积累很多。 “逭责犹未能”:承担的责任还未能完成。 “馀润安可得”:剩余的利润还能得到吗?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送税官仇副使之机,讽刺了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搜刮人民的行为。全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诗人对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对人民遭受剥削的愤慨
【注释】 ①铜驼巷陌:洛阳城旧时街巷。棘风凉:棘刺的风,指秋风劲吹,寒气袭人。②东都:东都洛阳,古都名。③甲马营:指唐代的甲骑营,驻防在洛阳。④天开地辟:大自然的创造,比喻人才出现。⑤姚黄:牡丹花名,这里借指贤才。⑥行窝:指供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⑦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品种。⑧春风:喻指贤才的恩泽。 【译文】 洛阳城铜雀街巷秋风凛冽,还记当年东都洛阳故土。 唐甲骑营驻扎洛阳已空,云气缥渺远隔千里。
诗句解读: 1. 勉无咎 - 勉,努力;无咎,没有灾难。整句的意思是努力是没有过失的。 2. 唤作三才只此躯 - 唤作,比喻成;三才,指天地人;此躯,即自己的身体。整句意为自己的生命如同天地一样重要。 3. 乾坤一日可无儒 - 乾坤,指天地;一日,形容时间短暂;可,可以;无儒,即不需要儒士。整句意为天地之间可以没有儒士,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4. 稍馀礼义存馀脉 - 稍,稍微;馀脉,残余的脉络
注释:儒道并不是很难实行的,低头屈膝去做官。做官却没有俸禄,真是高尚廉洁的好官员啊!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仇副使(官名)写的,表达了对仇副使廉洁奉公的高度赞扬之情。诗中“儒道未易行”,意思是说儒家的道德规范并不容易做到;“俯首为禄仕”,意思是说为了谋取俸禄而屈身做官。这两联表现了作者对一些士人为了名利而放弃儒家道德规范的不满。最后两句“卓哉见廉吏,”意思是说看到这样的官员真是太伟大、太崇高了
译文 经理武夷书院,大隐于东南第几峰?我思考学习武夷翁。 春秋时期的道理现在如同过去,文献和风流已经有所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候,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注释 1. 经理:指管理或主管某项事务。 2. 武夷书院:位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的一所历史悠久的书院。 3. 东南第几峰:指武夷山中的具体哪一座山峰。 4. 论学武夷翁:指在武夷山进行学习和探讨。 5.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建所作。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译文: 1. 万古纲常六尺躯,可嗤杜老悔为儒。 - 注释:“万古”指的是永远,“纲常”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这里指封建礼教。“六尺躯”是指人的形体,这里用来比喻身体。“杜老”指的是唐代的诗人杜甫,他因为忧国忧民而被称为诗圣。“悔为儒”是因为杜甫在科举考试中失败,未能进入仕途,所以后悔没有成为官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杜甫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
经理建阳县学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注释:经理:管理、掌管。 当年:过去。 卫道:保持道德和正道。 董子: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学者,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子:此处借指孔子(孔夫子),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列议:提出不同意见的议论。 韩公: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