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用昌
诗句: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译文:花洞门前的狗叫声像是雷鸣一般,声音危险而有力,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尘埃都冲刷干净。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花洞门前吠似雷”形象地表达了狗叫声的响亮和震撼力,而“险声流断俗尘埃”则形容了犬吠声的猛烈和强烈,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与宁静的自然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概括。“江南鼓”即江南的军用战鼓,“梭肚两头栾”,形容鼓身薄如蝉翼,两头翘起,像两片梭形的翅膀。“钉著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谩”,这几句是说鼓身虽然薄如蝉翼,但打击起来却能震天动地,声闻百里之外。但是鼓槌击打时,却会深深地穿透人的骨髓,使人心惊胆寒。诗人用这种夸张的手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位神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日日祥云瑞气连”,描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常年有祥云瑞气环绕,这是一种非常吉祥的景象。 第二句“侬家应作大神仙”,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位大神仙,这种自信和豪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笔头洒起风雷力”,描绘了神仙使用笔墨的能力,能够引发风雷之力,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
江南鼓,梭肚两头栾。钉著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谩。
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 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从玄不复玄。 已在淮南鸡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
谁人能识白元君,上士由来尽见闻。 避世早空南火宅,植田高种北山云。 鸡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 学取大罗些子术,免教松下作孤坟
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 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卷到楼台。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日日祥云瑞气连,侬家应作大神仙。 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 更与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 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五代十国诗人伊用昌,字里不详,是唐末不仕的道士,以山水游历和诗歌创作著称。 伊用昌在唐代末年选择披羽褐为道,即脱掉官服做道士,这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他的生活轨迹显示了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复杂性:一方面有追求自由、逃避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有因现实无奈而选择隐居生活的可能性。 伊用昌的生平中,他的足迹遍布两浙、江西和湖南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是文人墨客常游访之地。他在这些地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