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然后综合得出观点。“上陵无不美,秋杪更宜看”意思是:登上陵墓无不美好,而到了秋天的末梢更是美丽。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风雨朝佳气,旌旗拥汉官”意思是:风雨中朝气蓬勃,旌旗簇拥着汉朝的官员。这两句诗描绘了朝气勃发、气势磅礴的景象
【注释】 东省:指吏部。兰亭是晋王羲之《兰亭序》的所在地,后因以“兰亭”指聚会之所。 【译文】 几年来在京城东省月下思念故乡。 忽然有人来信邀请诸光禄还越。 清晨天空如明镜,秋风中雨点打在石头上。 到了夜晚应当会下雪吧?门多乘兴而舟。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友人回乡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兰亭,共话家乡的情景。 首句起得平实自然,不事夸张,却有无限情意。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酬徐员外舟中新咏见示何处逢摇落,秋风又别家。 天清鸿雁影,江满荻芦花。 明月留仙佩,寒星犯客槎。 到来开箧笥,新句动京华。 注释: 何处:指什么地方。 摇落:凋零,衰落。 别家:离开家乡。 天清:天空澄清。 鸿雁影:大雁的影子。 江满:江水涨满。 荻芦花:荻和芦苇的花。 明月:明亮的月光。 留:停留。 仙佩:仙女的佩饰。 寒星:寒冷的星星。 犯:冲犯。 客槎:漂流在外的船只。 到来:来到。 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不同诗作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1) 见说褰帷处,千山拥使君。“见说”句:听说沈郎将要到任的地方,有千峰环绕着。 “拥”:环绕。“使君”:这里指沈郎。这两句是说,听说沈郎中即将到任的地方,有千山环绕着他,真是风光无限好!“拥”,环绕。“使君”:指沈侍郎
【注释】 白云渚:山名,在今江苏丹阳东北。 落日掩孤城:夕阳映照在孤零零的一座小城里。 草堂:指读书的地方。 濯缨:洗帽,古代士大夫常到水边洗帽。 北风敝裘雪:形容天气严寒。敝,破;裘,皮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友人杨子正归济南途中所做。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在送别之际,不禁感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首联两句“我家白云渚,落日掩孤城”
注释: 白雪楼:此诗为作者自述其不得意之苦。 诸郎:指同僚和下属。 非是:不是。 敢沈冥:不敢沉沦于酒色之中。 拙宦:指做官不顺利,不得志。 无同病:没有人能够和你一样有相同的烦恼。 清时:清明的时节。 独醒:独自清醒。 千家寒雨白,双阙晓烟青:形容京城景象。 又值高楼雁,寥寥不可听:又恰逢高楼上雁群飞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仕途不顺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好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重送杨生 - 译文:再次送别杨生。 - 关键词:杨生,再,送别。 2. 十年湖上别,风雪此相亲 - 译文:在湖上分别已经十年,如今在这风雪中重逢倍感亲切。 - 关键词:十年,湖上别,风雪,此相亲。 3. 把酒论时事,沾衣向故人 - 译文:举杯共饮,谈论国事家愁;沾湿了衣裳是为了向您表达我深深的怀念。 - 关键词:把酒,论时事,沾衣,故人。 4. 浮名青岁换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话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象征意义。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 第一句:“殿卿至” - 这里的“殿卿”可能指的是某个显赫的人物或者官员。"至"字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到达或者出现的意思。 - 第二句:“骏马何当出” - "骏马"通常代表速度和力量,而"何当出"则暗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突破或者是成功的希望。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即将实现的壮举。 - 第三句:“金高郭隗台” -
【注释】 殿卿:即殿中侍御史之官。 落花寒食过,载酒故山期。:寒食节过后,落花满地,我送你一杯酒,去旧山相聚。 莫以杨朱泪,春风洒路岐。:不要像古代的杨朱那样因悲伤而哭泣了,春天的风会洒在道路的尽头。 赏析: 这首诗是送殿卿(即殿中侍御史)的送别之作。诗人通过送别友人,抒发了自己失意、疑惑、惆怅的心情。 “嗟君复失意,吾道转堪疑。”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嗟”为感叹词,“复”是又的意思
【注释】 1. 永夜:指长夜。2.卢家妇:指在卢家做媳妇的女子,即妻子。3.深闺:深密的内室。4.自伤:自怜自伤。5.砧:捣衣石。6.投杵:把槌子投到杵臼里捣米。7.别恨:别离的愁恨。8.鸳绮:鸳鸯织成的锦绣,这里借指妇女。9.哀音:凄楚的歌声。10.急雁行:象飞雁那样快速排列着队形。11.同袍:战友。12.征战:指战争。13.刀尺:裁衣的工具。14.人肠:形容悲痛的心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