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朱大中丞:朱泚,唐德宗时任御史大夫,封上谷郡王。少司空:官名。唐代正三品上阶。召拜:召见并授予官职。还朝:回朝复职。八月:指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仙槎(chá):神话传说中仙人驾驶的木筏,这里指代乘船。司空:古代三公之一,即宰相;皇帝之臣,掌行政事务。谒帝凤凰城:到京城长安(今西安)。汉庭:指朝廷。经术:儒家经典学说。高第:科举考试第一名。画省:皇宫中的绘画机构。风流:文才横溢。视草
诗句解析及释义: 1. 才子乘春集帝京 - 这句描述才子们春天时聚集到京城,暗示了他们的到来和即将进行的重要活动。 2. 燕山宫阙五云生 - 描述的是燕山的宫殿,这里的“五云”可能象征着吉祥或繁荣。 3. 按图自动千金色 - “按图自动”可能指的是根据某种标准或规则行事,“千金色”可能指的是金碧辉煌的场景。 4. 射策还高片玉名 - “射策”可能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方式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吴峻伯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仕途顺利的祝愿。 诗人用“才子风流满禁林,传经海岱主恩深”这两句诗来表达对吴峻伯才学出众,才华横溢,深受皇上恩宠的赞美。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吴峻伯深厚的友情和敬意。 “诸生自纪衔鱼事,千里谁知相马心。”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吴峻伯的深深祝福。他认为吴峻伯就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里,而他也像骏马一样驰骋于广阔的田野
诗句原文: 帝宠亲王出牧年,逢迎东道借才贤。 郎官旧列星辰上,朱邸新开日月边。 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 知君不废鸣琴兴,应教还操桂树篇。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述了一位亲王被皇帝任命为地方官员,前往广川任职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这位亲王的尊贵地位以及他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亲王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江汉地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首句写汉阳太守杨明府任满离任,方城仙令日为群,各自把铜章百里分,分别时,彼此赠别。次句写汉阳郡的官吏们纷纷来向杨明府告别。三、四句写杨明府临行时
注释: 1. 使者乘秋入建章,晓排阊阖侍君王:指刘侍御被派遣为使者,秋天时进入长安(建章宫),早晨打开城门去拜见天子。 2. 绣衣忽动云霄色,白简犹含海岱光:指使者身穿绣有云朵的官服,仿佛在天上飞行;手中拿着的竹简像大海和泰山一样高大明亮。 3. 自许风霜知列柏,还将讽谏托长杨:指使者自认为像风霜一样清高,知道松柏四季常青;还用长杨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讽谏之意。 4. 大东杼柚看如此
诗句释义 1 才子高名八使中: 这里指的是刘侍御(刘某,可能是刘姓的官员),因其才华出众而被任命为八使中的成员。"才子"是对文人雅士的尊称,而"高名"表示其名声显赫。"八使中"可能意味着他在当时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或参与重要的事务。 2. 登车千里竞称雄: "登车"可能是指刘侍御被召见的情景,"千里"形容距离之远。"竞称雄"则表示他在朝中的地位显赫,众人争相称赞。 3. 西台入奏闻天语:
注释: 百里弦歌太岱东,美人为政复谁同。河阳县里花常满,北海樽中酒不空。制锦还看成丽句,裁斑忽忆舞春风。何妨问寝凭双舄,拟送王乔入汉宫。 百里:指千里之外。 弦歌:指音乐歌舞。 美人:这里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 河阳:县名,位于今河南孟州。 北海樽:指北海的酒杯。北海,古时又称“北海君”,是帝王的代称。 制锦还成:形容文采斐然,如同织锦一般。 裁斑:裁剪纹饰,比喻修饰打扮。 王乔:传说中的仙人
酬朝城张明府和御史中丞苏丈秋兴见寄 听闻您担任武城的县令,花丛中弦歌不辍,堂下也不曾离去。 您的政绩频频上报,赞誉声不绝如缕。 挥笔动情,如同郎官夜晚的烛光摇曳; 书信传递,仿佛御史的寒霜在摇撼。 千载流传的《秋兴赋》,可知潘岳曾在河阳。 注释: 1. 酬:回应、答谢。 2. 武城:指地名或官职名。 3. 花里:花朵丛中。 4. 弦歌:弹琴唱曲。 5. 佳政:好的政令。 6. 荐疏
诗句原文及翻译: 诗句1:元戎幕府檄书成,袍鼓春风遂不鸣。 翻译:您的元戎幕府已经发出正式的命令文书,现在一切准备就绪,不需要再吹响战鼓了。 注释:此句表达了谢中丞在完成使命后,无需再继续战争的状态。 诗句2:东观齐名推李杜,西台独坐见澄清。 翻译:东方的观察者都把您和李白、杜甫相提并论,而您在西边的朝廷上独坐,已经可以看到国家的清明。 注释:此句表明谢中丞在东观(古代官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