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白雪楼寄怀徐使君兼呈元美》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身处异地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木落清河入槛流:描述了木叶飘落时,清冷的河水流入门槛的景象。这里的“木落”意味着秋天的来临,而“清河入槛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清澈与宁静。 2. 平陵月出照床头:指的是在平地上的月亮升起,光芒照亮了诗人的床前
诗句释义与赏析 送欧文学之江都 - 雨雪寒灯对浊醪:在寒冷的雪夜,我与好友共聚一盏昏黄的灯光下,品味着一杯浑浊的酒。这里的“雨雪”形容天气寒冷,而“寒灯”则描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对浊醪”,意味着面对这样的景象,我们选择了不醉不归的态度,反映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及共同对抗逆境的决心。 萧然似是一儒曹 - 萧然:形容环境或气氛凄凉、空旷。在这里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 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 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含义、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湖上高斋万木齐:描述了一个宽阔的湖水之上,有一座宏伟的亭台或住所,四周树木丛生
【注释】 ①十载:十年。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九月。因君:由于你。长安:古都。 ②故人:老友、老朋友。相向:相对,相对立。中原: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老:衰老、衰败。 ③秋色何如看:秋天的景色如何与画中的相比呢?何如,怎么比得上。 ④邵武功名:邵武的武功。非不佞(nìng),不是我不才。邵武,邵武郡,治所在邵武县(今安徽滁州)。 ⑤汝阳经术:汝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答:回答,回应。寄:寄信。 敬美:敬仰美好的人。 君家鸿雁满江千,岁杪逢人一字难。(你家门口的鸿雁遍布江河,年底时遇到行人却难以开口。) 鸿雁:大雁。江:指长江。 岁杪:年终。逢人一字难:遇着熟人却难以启齿。 白雪、青山、清相倚、掌上千金:都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与友人相隔千里,不能相见而相互思念。 两地起居俱不恶:两地生活都好。 风尘回首任漫漫:回首往事,风尘满面(指战乱年代)。任漫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吴门风雨洞庭阴,上客常开子墨林。 注释:吴门指的是吴地的门户或象征,这里指苏州;洞庭阴是指洞庭湖阴沉的氛围;子墨林指的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剑阁自题名更起,鲈鱼一忆兴何深。 注释:剑阁自题名指的是在剑阁(今四川省剑阁县)刻下自己的名字,以表示纪念和自豪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日落风清竹树林,一樽飞阁敞秋阴。 才逢狗监人先老,能到龙门客自深。 海上共悬明月梦,山中堪赠白云心。 阳春寡和休言误,此夕因君作楚吟。 注释: - 日落风清竹树林: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夕阳西下,风清林静,一片宁静的景象。 - 一樽飞阁敞秋阴:指在高高的阁楼上打开窗户,让秋天的微风拂面而来。 - 才逢狗监人先老:指刚刚遇到一个已经年迈的老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前辈
寄谢俞仲蔚写华山图 云台隐者二茅龙,曾道神仙自可逢。忽尔画图开万里,居然秋色在三峰。贪看塞外黄河下,坐失关门紫气重。况复题诗如谢朓,当年却恨不相从。 译文: 云台山的隐士们如同两条巨龙一般,曾经告诉我,他们能够遇见神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突然之间,他们的画作被打开,仿佛开启了通往万里之外的华山之路。华山的景象宛如一幅画卷,展现在三座山峰上。然而,我沉迷于看到塞外的黄河,而错过了门前紫气重归的时机
二月鸿书发豫章,到来春兴日能长。 注释:二月的书信从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发出,到了春天,心情会更加愉悦。 宦情转借中山箧,诗句犹含右省香。 注释:公务的心情会转移到中山(今广东省中山市)的箱子里,而诗篇中还留有右省(今安徽省凤阳县)的香气。 海内故人元落落,江南秋色正苍苍。 注释:国内的老朋友现在下落不明,而江南的秋天景色正是苍苍翠绿。 遥知相忆登高处,更过陶家醉不妨。 注释
《舜祠哭临大雪》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原文: 雨雪号天惨曙晖,君王千载一垂衣。 廷中左钺将军出,海上楼船使者归。 紫气不随江汉转,白云还傍蓟门飞。 孤臣剩有苍梧泪,逐客潇湘在亦稀。 译文: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天空中的雨声如同哭泣,让人感到凄凉而悲切。然而,尽管天气如此恶劣,君王却依然保持着从容的态度,似乎与外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