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雪后原野空:描述雪后的原野空旷的景象。 2. 风高弓矢劲:形容风势强劲,使得弓箭更加有力。 3. 岁时有阴杀,自古顺天令:表示岁月更迭中总有死亡与新生,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4. 跃马径丰草:骑马在茂密的草地上奔跑。 5. 呼鹰下空夐
杂咏四首 众树日改色,凉风下萧森。 乔柯无定枝,存叶非旧阴。 白露变凝霜,百芳从此侵。 代谢不暂稽,盛衰理相寻。 注释:树木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一天天的变化,凉爽的秋风吹过树林显得更加幽静。树木的树枝没有固定的主干,存留的树叶不是原来的阴凉。白天的露水变成了晚上的霜,各种花草从这一刻开始受到威胁。万物的更迭不会暂停,兴盛与衰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秋天到了,树上的虫子都躲起来了,鸟儿也离开了巢穴
短日不能永,月华代扬辉。 暝暗来四隅,稍复清影随。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月色的诗,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意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短日不能永,月华代扬辉。 - “短日”指的是时间短暂,无法持久,“不永”暗示了时间的短暂和易逝。而“月华”则是指月亮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月光的美丽和持久。两句合在一起,表达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月光的美丽。 暝暗来四隅,稍复清影随。 -
【注释】: 1. 东方生:即东方朔。东方朔,字公子端,汉武帝时人。避世不避喧:《史记·滑稽列传》载,朔初为太中大夫,武帝欲作乐府诗,令群臣诵之,而朔独取《易》“休征”,曰:“武”字当作“休”,“武”是“文”的休息,指文治武功。 2. 管夷吾:管仲,名夷吾,齐国政治家、军事家,以善于理财著称。畏事复畏言:指管仲虽善于处理国家大事,但害怕直言。 3. 高风难重论:高尚的品德难以重新评价,因为时代变迁
【注释】 尧风:指唐尧之世的风气。深:久远,深远。千载:千年。殊未央:不同寻常。寥寥:稀少的样子。蟋蟀:一种秋虫。诗:这里指《诗经·豳风·七月》。晋:古国名,今山西、河南一带。唐:指唐代。君:你(对高长官的尊称)。试:暂任。宰邑:地方长官。正复:也。汾:汾水。一方:一县之地。民社:百姓和土地。非:不是。荣:荣耀。腰有铜墨章:腰间佩着铜印和墨章。六七十:六十或七十人。非:不是。诸侯邦:诸侯国的封地
《秋热》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 注释: -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百里不同风土和地域,我的行走怎能算作蛮荒之地) - 中星正常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行状态) -
《别王深甫》 四海不易遇,各自东西人。 那知汝颍间,三岁为比邻。 爱君故清真,有以敦薄鄙。 亦作酒客难,调笑鸱夷子。 一旬辄携手,曷日不寄声。 相期此胸中,无若平生情。 士贫非农商,敢惮抱关役。 经术又不如,空愧上书客。 飞鸿羁旅怀,流水离别心。 长因东南风,一冀子徽音。 注释: 四海:指天下,全国。 易:困难地。 清真:纯正、清高。 薄鄙:鄙陋、粗俗。 鸱夷:即“鸱夷子”
【注释】 同云晦天地:云遮天,天色暗淡。 浩然自生明:正气冲天,自然光明。浩然,正气。 乔木风:高大而挺拔的树木。 断续过雁声:断断续续地传来大雁的叫声。 袁公卧深巷:袁公(指陶渊明)住在深巷中。 意得神亦清:心中喜悦,精神清明。意得,心满意足。 岂知长沙客:哪里想到你是远来长沙的客人。 饿隐贱禄仕:饥饿隐居,轻视俸禄。 乃见终古情:才体会到永恒的真情。 【赏析】
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 都城每过从,车马动逾众。 分飞无此欢,会合杳如梦。 薄霜作微寒,浅水未成冻。 秋花正斓斑,幽鸟杂清哢。 此邦人事稠,南北屡迎送。 以兹信宿间,得与数君共。 遂将结吾庐,念有用馀俸。 稍营负郭田,毕力输赋贡。 百龄欲过半,来日颇自纵。 冀君数相存,诗酒尚足用。 注释: 与:和(动词) 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都是作者的朋友 广陵:指扬州
次韵以道月中作 月从海底出,素景天外来。 解道千里共,斯人安在哉。 洞庭木叶脱,未央帘幕开。 颢气彻霄汉,炯炯不受埃。 群居笑李白,独与影裴回。 愿言常相亲,无使手停杯。 【注释】 1. 月从海底出,素景天外来:月亮从海底升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空。 2. 解道千里共,斯人安在哉:难道我们能像古人那样,共同赏月吗? 3. 洞庭木叶脱,未央帘幕开:洞庭湖边的树叶已经飘落,未央宫的窗帘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