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九月吉日涧上望芙蓉因寻菊,今岁特晚青蕊未作怃然有怀 百芳不奈秋风急,唯有芙蓉特拒霜。 本以南州积炎德,一为名误客殊方。 【注释】 ①南州:指岭南一带,当时称为南中。②炎德:炎热的气候。③名误:指名声不好。④殊方:异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岭南生活时写的。诗题中的“芙蓉”是岭南的特产,而“菊花”则是中原地区常见的植物。所以诗人看到秋天的“芙蓉”和“菊花”,自然会想起自己远离故乡,身居异地的情景
【注释】贝州:古郡名,今河北省衡水市。军书羽骑:指贝州的军队。晓纷纷:早晨,天刚亮。清河:县名,今河北省清河县。涂地:指战死者的尸体遍地都是。凭高依约见妖氛:站在高处远望,隐约可以看见一片妖气。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写贝州之战的惨烈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将这场战斗描绘得惊心动魄,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首句“军书羽骑晓纷纷”,描绘了清晨时分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巢湖之景,后四句抒发作者的感慨。第一、二句“湖势西来迥,川形百道开”描写了巢湖的自然景观,诗人以“湖势西来”“川形百道”写出了湖水从西边汹涌而来,水流湍急。第三、四句“中流环岛屿,傍市有楼台”,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湖水环绕着湖中的岛屿,而岸边又有楼台相依,生动地描绘出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最后两句“入望苍烟合,凌虚白浪豗”,诗人用“入望”、“苍烟”和“凌虚”等词语
解析与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九酝宜城酒 - 这一句提到了“九酝”,在古代的饮酒文化中,九酝指的是酿造过程的第九次蒸馏,意味着最高级的酒。而“宜城酒”则特指由宜城(今湖北省)出产的美酒。 2. 人传岘首碑 - “岘首碑”通常指的是位于襄阳(古称宜城)的名胜古迹中的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历史人物的事迹。此处提到“人传”说明该碑文被广泛传颂和阅读。 3. 古今情不别 -
【注释】 弩:一种兵器;地起尘:扬起了尘土。 炎风烈日正随人:炽热的烈日和狂风正随着我行走。 茅舍:草屋,简陋的房屋。 支拳坐:盘腿坐在草屋中。 却是:原来是。 倦客身:疲倦的旅人,诗人自指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诗作,作者在炎夏酷暑中骑马行进,一路之上,“负弩”“地起尘”,扬起了尘土,炽热的烈日和狂风正随着他行走。而此时他却投宿于一座简陋的草屋之中,暂时放下了武器,席地坐着
游章运判园亭 其二 客舍栽花欲为主,出门骑马即天涯。 何时置得寻常地,管领春风属自家。 注释: 1. 主:主人,这里指我。 2. 管领:主宰,掌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愿望。诗的前两句以“客舍栽花”和“出门骑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注释: 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 无用询他名与姓,忙闲有分不相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荆扉茅屋水平流”描绘了一幅水边小屋的画面,荆门是简陋的门,茅屋是简陋的屋子,水平流意味着水流平静如镜,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第二句“竹簟棋盘局未收”则是在描绘主人在家中准备下棋的场景,竹簟是一种用竹子做的床席,棋盘是围棋或象棋等棋类游戏的用具
【注释】 游章运:即章运。南宋诗人,字运使,号南湖居士。 自有林亭:自己建造的园林亭台。 不种花:不栽种花卉。 总将春色寄邻家:把春天的美好景色寄托在邻居那里。 桃红梅白:形容桃花和梅花的颜色鲜艳,红得像桃花一样,白得像梅花一样。 须寻得:必须寻找到。 暮去朝来:从傍晚到早晨。 不算赊:不算晚,很及时。 【译文】 我建有园林亭台却从不种植花草,总是把春天美景寄给邻居。 桃花像桃花一样艳丽
诗句: - “爱此南轩木”: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某处树木的深深喜爱,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文化或情感寄托。南轩可能是一个充满绿意和宁静的地方,诗人在这片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和谐与美好。 - “亲闻好鸟声”:描述了诗人直接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这种听觉体验增强了诗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和宁静的自然场景中。 - “夏阴双绿缛”:描绘了夏天树叶浓密的景象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嘉佑。他的作品在风格上,既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不乏细腻婉转的情致;既继承了盛唐的雄浑壮阔之气,又融入了初、盛唐之交的时代特色。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次韵和裴润州见寄 - 江城山翠若连环:江城的山色翠绿,如同连环一样连绵不断。 - 城下波涛暗楚关:城下波涛汹涌,仿佛暗藏着楚国的关口。 - 去计祇应劳侍从:离去的计划只是应该让侍从们劳累。 - 归心愿复赐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