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诗句释义】 捷步竞先鸣,达人贵沈几。鸿鹄翅摩天,于世常高飞。煌煌冠盖朝,疏也乃独归。谁云伤秋子,而为鲈鱼肥。彼哉枌榆俦,岂知千仞辉。 【译文】 骏马奔驰在前头,有识之士看重的是静观。鸿鹄展开翅膀飞向高空,世上的达者总是高飞远走。显耀的官帽车盖在朝廷上,但疏放的人独自回归故里。谁说秋天使人悲伤,却因鲈鱼长得肥大而欣喜。他们不知道,树木的高耸也是光辉。 【赏析】
【诗句释义】 晨风凛冽,霜降如严,波涛浩荡,水色白净。鸡鸣人起,纷纷忙碌;驾鹤疾驰,恨不早行。出门远望原野,四顾荒凉,衰草遍野,惊雁哀啼寒蓼。老骥志在千里,烈士轻赴远方。临事母言难处,为善岂在乎小节。 【译文】 清晨的狂风刮过,带来了一片肃杀的霜气,江面上波光粼粼,水色洁白如练。鸡鸣声和人们的谈话声此起彼伏,我急切地想要出发,却恨不能早一点启程。走出大门,放眼望去,只见原野荒芜,衰草遍地
【注释】 1.旦日子当发:清晨起床的时候。 2.淹留复今宵:今晚又留下来了。 3.良之美盘餐:美好的盘中食物,指丰盛的筵席。 4.为君品鸣箫:为你弹奏一曲《鸣蝉》。 5.君子岩下松:君子在岩石下面的松树,这里以比喻贤人志士。 6.霜霣颜不消:松树经霜后依然苍翠,比喻志士节操坚贞。 7.众草苟移时:众草一旦移动,就化为艾和萧。 8.聆曲复不怿:听了曲子之后仍然不高兴。 9.惓焉伤迢遥
诗句输出: ------------ 鼗响久不作,烈士常苦辛。 魏裾已寂寞,汉褴空嶙峋。 邈焉向千载,曶曶怀斯臣。 皇心苟识察,百死宁一身。 译文输出: ------------ 长时间没有听到鼓的声音,为国捐躯的烈士常常感到痛苦和辛劳。 魏裾已经孤独,汉代的栏杆也空空如也。 距离我们太远,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我仍然怀念这些忠诚的臣子。 如果朝廷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即使遭受到一百次的死亡
【注释】 飏:扬举。长淮:即淮河,长江在安徽北部与江苏南部之间流经的一段河道。 陴(pī):城墙上凸出的短墙或垛口。大江:指长江。 郁盘:形容气势盛大而深厚。皇矣:形容气魄宏伟。真我邦:真正的国家。 槩(gài):概,总括;槩,同“盖”。高:高耸。 变:改变。青苍:青色。 横飙:急风。静霜夕:寒霜降临的夜晚。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 时平:指天下安定。智士:智慧的人。 货贱:指物资价格低廉。良贾
《述愤一十七首》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作品,创作于弘治乙丑年四月。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遭遇弹劾寿宁侯事件时的心情和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相关赏析: - 诗句解读: 1. 大化罔不亏,人生固多艰。 - 大化罔不亏:意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免遭受自然的亏损。 - 人生固多艰:人生本就充满了艰难。 2. 泛观畴昔人,浩然发忧叹。 - 泛观畴昔人:指观察过去的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 -
【注释】 《咏史》之一: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一 天门郁岧峣,虎豹守其隅。 番番九苞禽,颉颃舞云衢。 衔书奏至尊,青龙与之俱。 光夕绝还响,徙倚空愁予。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7—1505年)。当时,作者因弹劾寿宁侯而被牵连下诏狱,诗中表达了对此事的愤懑之情。 首联“天门郁岧峣,虎豹守其隅。”写天门山雄伟险峻,像虎豹一样威武雄壮。 颔联“番番九苞禽
赴江西之命初发大梁作 戚戚辞故里,盛阳远行游。 入门揖兄嫂,征马已驾辀。 日午登前冈,浮云逝南流。 零汗透衣巾,仆夫行悠悠。 躯微惧命重,慷慨但怀愁。 还望故所居,匹鸟鸣相求。 而我独何为,道路常怀忧。 译文: 告别家乡时心情忧郁,踏上征途去江西。 进门拜见兄嫂,驾车出发已备好。 正午太阳高照登上岗,飘荡的云彩向南流。 汗水打湿了衣襟,仆人骑马慢慢走。 身躯感到害怕责任重大,慷慨激昂却满怀忧愁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帝居杳何许,苍苍隔九阍。 注释:皇帝的住所在哪里?似乎被高高的城墙和重门隔绝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居所的神秘和遥远感,同时也透露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好奇。 2. 白玉为阿阁,黄金为重门。 注释:用白玉装饰的阁楼,用黄金装饰的门。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皇宫中的奢华与富丽堂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 3. 可望不可扣,仰见飞云奔。
【赏析】 弘治乙丑年四月作者因弹劾寿宁侯被下诏狱。其四诗写自己坐诏狱的感慨。全诗如下: 悬车曜回景,夕风起乔林。 抚兹散沉忧,浩荡开重阴。 回翔瞻阙门,踌躇思玉音。 宵坐焰明烛,怀古伤我心。 注释: 1. 悬车:指退职回家。曜:照耀。 2. 夕风:傍晚的风。 3. 抚兹:抚摸这。散沉忧:消散忧愁。 4. 浩荡:广阔无垠。 5. 阙门:宫廷门前的楼观。 6. 踌躇:徘徊、犹豫。 7. 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