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朝吟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时,有感于朝廷政治昏暗、奸佞当权、贤才受压的不平现实,写下了这首反映自己忧愤情绪的诗歌。 译文: 亭台已周遍,明星烂漫光; 羲和授鞭柄,九州将天亮。 睡者长嗟叹,醒者亦嗟叹; 险峻的桧柏树,覆盖中庭地。 鸡鸣于高颠,微霜夜降临; 宫门未开启,九重宫门闭。 驰神入紫微,振珩响阙庭。 注释: 1. 亭毒既周:亭台已经遍布四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全诗如下: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译文: 那原上的草啊,一年年枯绿、茂盛。野火烧不尽它们的生生死死,春风又吹出勃勃生机。远方芳香的花草侵入了古老的小径,晴天里青翠欲滴的原野伸进了边塞古城。又要送走游子去远行,只有离愁别绪满怀在心中。 注释:
湖吟行 鱼游于水,游于水而。 鸟游于水,饱之去斯。 云昧湖窈,冬序憭慄。 竟日无人,草莽冥寂。 百怪鸣叫,原隰谁主。 有一罾夫,荒滨守罟。 疑非怕人,问之弗言。 汝胡者人,单到此间。 译文: 湖边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鸟儿在水中觅食后就离开了。 湖水被浓雾笼罩,冬日的寒意让人瑟缩。 整日里没有人迹,草木丛生的地方一片寂静。 各种奇异生物在荒野中发出叫声,是谁在主宰着这片土地?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空城雀 双雀下空城,谷穗黄离离。 双雀下空城,谷穗黄离离。 译文:两只鸟儿飞下来落在空荡荡的城墙上,黄澄澄的稻谷在地里一片金黄。 注释: - 空城:指空无一人、废弃的城池。 - 双雀下空城:指两只鸟飞到这座空荡荡的城堡上。 接下来是第二句:二雀跳踉鼓翼啄谷穗
【注释】 鴐(āo):一种野鸡。 条:指马颈上的长毛,也作“髭”。 嘅:同“鬣”,马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首联“鸡鸣月落,飘风振宇。”描写了日落鸡鸣、风卷残云的景象;第二联“鴐鹅曳陆,翔鸟云举。”描绘了飞鸟高翔,游鱼跃水的景象;第三联“曜灵初出,浮云翳止。”描写了天将破晓时的景色;第四联“驱马东行,条其嘅止。”描写了诗人在黎明时分骑马出发的情景。这首诗通过景物的刻画
【注释】 1. 豫章行:乐府曲调名。 2. 黄河虽大川:黄河虽然是一泻千里的大河,但它的源头却是不清的(指黄河的水是泥沙混杂的,不是清澈的)。 3. 所嗟源不清:这是在叹息黄河之水浑浊不清。 4. 千里能一曲:意思是说,即使是千里之遥,也能流成一条曲折的水道,但这样的水路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走大道呢。 5. 不如直道行:意谓直截了当地走大道比迂回曲折的河道好。 6. 王允辅京室:王允是汉灵帝时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与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内容;然后仔细阅读题干中要求分析的题目,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葛藟能缠绵,不如丝与麻”,意思是:小草藤蔓缠树缠绕,不如麻线坚韧。这里用“葛藟”和“丝麻”两个事物作对比,说明只有像麻那样质地坚硬的才值得珍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小草藤蔓虽然也能攀缘树木,但是不如丝麻那样结实耐用,所以不如它好
【注释】 析薪:把柴草劈成细长条。如之何:怎么。爰:于是,就。理:纹理,指柴草的纤维。相要:相互要挟。终始:始末。女萝(lù):一种蔓生植物,叶子细长,根状似菟丝子,有黏性,可缠绕树木。千尺长:形容其缠绕之长。安得常:怎么能永远保持呢? 【译文】 怎样把柴草劈成细长条,就顺着它纹理把它分开。 怎样交朋友啊,朋友间要相互约束、互相牵制。 女萝缠绕松柏树,女萝千尺长又长。 交朋友不知道心里想什么
【注释】列曜:众星;垂:横挂;四隅:四个角落;箕星好风:箕星是风神;毕宿欣雨:毕宿是雨神;泛观:广泛观察。愚哲:愚昧聪明,指贤者、智者和愚者。戚戚:忧伤忧愁的样子。 【赏析】此诗借天文以喻人世的荣枯盛衰。 首句“列曜垂四隅”,写群星高悬在宇宙中。次句“灿灿冒中土”,写群星闪烁,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大地。第三、四句写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贤者和愚者形成鲜明对比。“箕”星是风神,“毕”星是雨神
石城乐 盈盈窈窕女,当门谁家?十三学画眉,十五檀琵琶。邑中有卢家,此女名莫愁。向前问此女,女闻双泪流。二十嫁夫郎,重门阿阁房。临窗种桐树,五年妾身长。自渠下杨州,置妾守空楼。悔不快剪刀,断水不东流。 诗句解析: 1. “盈盈窈窕女,当门是谁家”: - 这两句描述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外貌和身份。她不仅美丽,而且出身不凡。 - “盈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仪态优雅;“窈窕”则暗示了女子的温婉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