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寺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译文: 在没有见到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寺庙里,谁能兴起浩劫之心? 像散花那样白色的大象,像铺地金那样闪闪发光。 水雾从屋上飞过,梁上的水珠像洒下的金子一样。 夕阳斜照到殿顶,一片阴影映在地上。 只有那些身穿官服的人,才喜欢去游览这美丽的云林寺。 赏析:
【注释】 《环县道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此篇描绘了一幅西北边疆的边地风光图:水抱琵琶寨,山衔本钵城;裹疮新罢战,插羽又征兵。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诗。首句“西人习鞍马”,写边民骑马的习惯,为下文写景作铺垫。次句“而我惮孤征”,点出自己远离家乡,独身出征的愁苦心情。第三、四句写景:“水抱琵琶寨,山衔本钵城”,描写的是西北边疆的景色
繁台别业 繁台:高大而宽广的山台。别业:即别墅,也指园林。 地亦因台峻,天能纵屋高:这两句写繁台之高和其上的住宅之高。地因山台之高而得名,天空广阔无边,能容纳这样的建筑;此句用夸张手法来写山台的宏伟壮丽。 宋朝四帝国,禹庙九河涛:宋朝四个国号分别为“建隆”、“咸平”、“熙宁”和“元丰”,这里暗指繁台四周的地势;禹是中国古代的圣王,曾治水有功;这里的“禹庙”指禹王庙,在山东曲阜县南
诗句: 碛日淡无晖,胡沙惊自飞。 译文: 沙漠中的太阳显得苍白无力,荒凉的沙子仿佛有翅膀一般飘忽不定。 注释: 碛:指沙漠。淡无晖:苍白无力。胡沙:指边疆的荒漠之地,泛指荒凉的沙漠地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上的景象,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将士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首句“碛日淡无晖,胡沙惊自飞”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了战场的背景氛围,沙漠上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的别业中写的。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第一句:“局蹐岂吾事,郊游惟独行。” - 局蹐:形容极度不安和拘束。 - 岂吾事:意指这并非我分内之事,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郊游:指的是在郊外散步或游玩。 - 惟独行:强调独自行走,表达了作者对孤独感的深刻体验。 2. 第二句:“风回疑引骑,雪落故连城。” - 风回:暗示着风吹过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
繁台春望 野旷孤烟静,高台独望时。 地残隋氏苑,天阔禹王祠。 晚日云争白,阴崖花自迟。 目断南来雁,萧然故国思。 注释: 1. 繁台春望:春天在繁台上远眺。 2. 野旷:广阔的田野。 3. 孤烟静:只有一缕孤烟,静静地升起。 4. 高台独望时:站在高高的平台上,独自远望。 5. 地残隋氏苑:隋朝的皇宫已被毁,只剩下残破的遗迹。 6. 天阔禹王祠:天空辽阔,可以看到大禹王的祠堂。 7.
龙象何年地,千岩一涧回。 我来寻石镜,隔竹望香台。 树绕啼猿入,人从鸟道来。 坐飧霞气晚,只拟是天台。 注释与赏析 1. 龙象何年地:此处“龙象”指的是传说中的龙和象,象征着力量与威严。诗人在此处提问,似乎在追溯这个地方的由来,表达出对历史的好奇。 2. 千岩一涧回:形容山岩众多却只有一溪水流淌,形成曲折迂回的景象。此句描绘了中湖寺周围群山环抱、山水相依的美景。 3. 我来寻石镜
注释: 虚亭盖树杪,四顾果平芜。 嵩岳杯前出,浊河窗外纡。 寺杉时送响,塔鹳每来乎。 一约朋知饮,归车醉每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远亭中饮酒赏景的情景。首联“虚亭盖树杪,四顾果平芜”描述了高远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颔联“嵩岳杯前出,浊河窗外纡”则表达了作者饮酒赏景的心情。颈联“寺杉时送响,塔鹳每来乎”描绘了寺庙中的杉树和鹳鸟为游客带来的愉悦感受。尾联“一约朋知饮
南湖 南湖中,果林奇绝,越过山峰又到南湖。 石阶回环相互倚靠,岩泉时有时无。 打开窗户,众壑积累如山,殿前一峰孤峻。 更观赏千竹林,因而怀古长啸徒。 译文:在南湖中,果树林子奇特绝美,越过山岭又到了南湖。 石阶回环相依偎,岩泉时有时无。 推开窗户,群山汇聚在一起,殿前一座山峰孤独挺拔。 更欣赏那千竹林,因此怀念古人长啸徒。 注释:①中湖:指南湖。②逾(yú):越过。③石磴(dèn):石台阶
诗句释义: 1. 陟崄扣岩扉:攀登险峻之山并敲开岩石的门户。“陟”指登上,“崄”意为危险或艰难,“扣”即敲击;“岩扉”指的是岩石制成的门,通常在山中可见。 2. 一钟鸣翠微:一只钟声响起在绿色山间云雾缭绕的地方。 “一钟”指单个的钟声,“翠微”意指数叶繁茂的山色之中。 3. 丹崖森竹树:“丹崖”指的是红色的悬崖,“森”是茂盛的意思,“竹树”指的是各种竹子和树木。 4. 雪壁映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