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注释】 戊戌,光绪二十四年。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老守,旧时指年事已高且久任一地的官员。春政:春天的治理措施。磔枭令,即斩首示众的法令。万户,指城中百姓户数。夜伏空山依破镜,意思是说百姓在夜晚躲在深山之中,像一面破裂的镜子一样,无所依靠。嗟哉(jiēzāi),表示叹息的语气。东山风雨愁飘摇,比喻自己的处境。人间惜少恶溪檄,意为人间对这种恶势力的谴责很少。畀出,让出来。丹山、凤去梧桐老,丹山
【注释】戊戌:光绪二十四年。清光绪帝在位时,改次年为“戊戌”年。潮州:今属广东。邑宰:县令。五古: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至:到;是:如此;谓:说;客:寄居他乡的异乡人;埋没:埋藏起来,使不被发现或显露;鞧:古代的一种鞋。有明:明朝。板荡:指国家动乱;宗社:封建社会指国家和君主。墟:倒塌;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的号;草间:草丛中;偷活人:苟且偷生的人;巍巍:形容高大。愧冠帻(zhuó)
水帘亭 路转峰回叠磴遥,携筇人上翠微腰。一亭嵌水古流曲,万石镵云秋气骄。寒洞声喧山阁雨,大江目极海门潮。岳阳胜概休相忆,横槊雄心郁未消。 译文: 山路蜿蜒曲折,山峰重叠,我手持竹杖攀登至山腰的绿荫之中。一座亭子依偎在清澈的流水旁,古老的水流弯曲如画。万丈的石崖如同雕刻般耸立云端,秋天的气息弥漫着山林。洞穴中传来阵阵雷鸣般的声响,山中的阁楼被细雨笼罩,大江之远望使人心胸开阔,海门潮汐汹涌澎湃
《书事叠前韵》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逍遥文字谢庄周,墨潘都成涕泪流: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 2. 凄绝三闾香草意,秋江人赋畔牢愁:通过使用“香草”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愁绪和忧虑,而“畔牢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忧愁的沉重和无奈。 - 详细注释与译文: 1.
【注释】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手稿。 阳明: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阳明先生”。 中离薛先生:中离山人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明弘治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他为人正直,为政清廉,有“天下清官”之称。 死谏节已卓:指薛瑄以死抗争的气节非常突出。 青衣拜节归:指薛瑄因得罪权臣严嵩而被贬谪后,其子孙也遭不幸,只有一子在朝为官。
东风吟冷英雄泪,海外扶馀局未终。 诗句释义:东风凛冽,吹得英雄们的眼泪都冷了,而海外的扶余国仍未结束其纷争。 译文:东风寒冷刺骨,使得英雄们的泪水冻结,而海外的扶余国仍然在争斗中无法停止。 关键词解释: - 东风:东风是指春季或初夏时,从东方吹来的风。在这首诗中,东风可能象征着某种寒冷、凄凉或不祥的气息。东风吟冷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氛围的感受,可能是由于季节转换或其他自然现象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此为一首咏怀古桥的诗作。诗人在游览古桥时,感慨万千,对历史的沧桑、人事的更迭以及忠义之臣的命运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 解析:诗句描写了古桥上的文字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以及雕刻在上面的碑文仍然清晰可见。 赏析:通过“墨沈”与“玉带”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尊重,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屡经劫火碑难烧
【注释】 苍山:青翠的山。菡萏色:莲花的颜色。直倚天半:高耸入云。嵢岈(yá):山峡。香厨石泉:寺院里的石泉水。松枝闲拾烹山茶:在山里松树枝上采摘茶叶煮茶。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岩石上的苔藓脱落露出老虎的痕迹,树林里没有散开的花香。于时身入莲花里:这时我仿佛进入莲花之中。眼中山势尤盘拿:眼前山峰的形势尤其险要。天空海阔见真面:在广阔无边的天空和大海中,才能见到真实的面貌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位独立山人的高超武艺和诗才,以及他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独特、意境深远的特点。 1. 剑龙出海辞延津,千年龙性犹难驯。 这句诗描述了剑龙的形象,它如同一条巨大的龙一样出现在海洋之中,展现出千年龙性的特点,令人难以驯服。这象征着剑人的力量强大、威猛非凡。 2. 南天星斗避紫气,下有按剑独立之山人。 这句诗表达了剑人如同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一般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凤皇台的感慨和思念。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凤凰山下凤凰水,流绕凤凰城水光紫。 凤凰台位于凤凰山下,凤凰水环绕着这座古城。 2. 东流分出凤凰洲,凤凰台上踞着凤凰头。 凤凰洲从东流来的河水中分出来,凤凰台坐落在这个岛上的高处。 3. 我来登台揽八极,海阔天空足寒色。 我登上凤凰台,俯瞰四周的美景,感受到大海的辽阔和天空的辽阔。 4. 凤凰已去不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