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注释】 百禽中有鹤,自是禽中仙。胡为俯求食?而受鸡鹜嗔。 百鸟之中有鹤,它自然是鸟类中的仙人。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地去求食物呢?却受到鸡鸭的责骂。 凤凰帝百禽,尔鹤尔臣邻。高飞就凤凰,孰能为鹤先! 凤凰是天上的帝王百禽,你作为它的臣子,应该靠近它。要像凤凰一样高飞,谁能比得上我。 凤凰方渴睡,训狐摄厥权。燕蝠且笑之,尔鹤何容前? 凤凰正困倦地睡觉,狐狸却掌握着它的权力。燕子和蝙蝠都讥笑它
以下是对《南岩均庆寺诗四首》的逐句解析: 1. 昔值蒙古世,曾有化人师: - “昔值蒙古世”表明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 “曾有化人师”则可能是指历史上有一位高僧或者修行者在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 说法动帝听,天龙护南归: - “说法动帝听”描述了该地方的高僧能够用佛法感动皇帝,使得皇帝都为之动听。 - “天龙护南归”可能是指这些佛法的保护使得佛教文化得以在南方流传。 3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宋朝时期,南汉敬州修慧寺的千佛铁塔。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诗中表达了对铁的使用价值的反思。铁被广泛用于铸造武器和工具,但最终却用于建造佛教塔,这让人感到可惜。这里的“惜哉”表示作者对铁材被浪费的遗憾之情。 2. “上供铸柱下铸床,更铸贪痴佞佛想。”这里描述了铁被用于制造佛教建筑(如佛像、菩萨等)以及一些非必需的佛教用品,如贪痴、佞佛等象征性物品。 3.
【注释】 1. 万化闭:万物静止,没有生灵。 2. 睡狮:暗指国力衰退的宋朝。 3. 虎狼方满野:形容国家混乱。 4. 杀气黯西北:指西北边境战火纷飞。 5. 干净土:指和平、安定的土地。 6. 恐化虎狼国:恐怕会沦为像虎狼一样的国家。 7. 春雷万蛰动: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8. 会须起睡狮:一定要唤醒被束缚的狮子。 9. 诸天奋神力:天上诸神振作精神。 【译文】 冬天万物静止,没有生机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杂诗四首答郑生 饕餮(tāo tiè)喜欢腐鼠,仰视鹓雏受惊。 鹓雏喜欢吃竹子里的竹实,饕餮怎么会知道?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产生的,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 拿着大海的语言去教导井底之蛙,拿着天空的语言去教导醯(xī,一种醋)鸡。 徒劳地告诉别人,最终受到听信的人嗤笑。 圣人和凡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不违背万物的性质。 让鸟类住在深林里
【译文】 五岭东来势突然停止,阴那山从云中升起。看不见山,只有云才是真实的面目。我喜爱山更喜爱云,策马寻找山看云变化。阴那山的奇观没有不有的,它擎空突兀地拿云手。 乌云放作天下雨,小云送给山中的友人。登山不学杜甫哭,游山岂能像张九龄那样祝寿?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道客人嫌秋阴。乌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注释】: 1. 魔风夜扇:用魔风扇动大海。 2. 妖鸟西飞:指凤凰。 3. 金两翅:指金翅大鹏鸟。 4. 群龙半死:指天帝被大鹏所伤,有一半死去。 5. 神龙:即太白金星。 6. 不数汉家:不比汉朝的燕太子丹射杀大雁的故事。燕太子丹为了求长生不死,在易水边与朋友告别,拔剑自杀,后来得到一只白鹄和一张血书,知道秦王欲加害于他,便到北方学道,最终没有成功。 7. 欧冶子
【诗句】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 大夫何许人?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 宅在梅州州北门。眼前不见大夫宅, 止见大夫下马石。 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铸镇宅钱。 古钱出土铜锈紫,留与后人知宅址。 钱铸何年石能语,此石不刻党人碑, 又不贡筑艮岳兼花移。 大夫五马何逶迤?留题七星岩石方来归。 大夫归来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尘时。 当国者谁蔡太师。吁嗟时事已可知。 大夫下马心应悲,朝更代改宅何有?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万山围一城,闽粤此钥锁。 - 注释:四周被群山环绕,如同一座城堡,这是进入闽粤的要塞。 2. 一岩瞰城立,一佛踞岩坐。 - 注释:一座山峰俯瞰整个城市,而另一座山峰上坐着一位佛像。 3. 旁立古女仙,遣容何婀娜? - 注释:旁边站立着古老的女仙人,她的姿态多么优雅迷人啊。 4. 传闻昔争墩,此语恐未果。 - 注释:关于过去争夺高地的传说,这些故事可能只是传言
画兰曲 《画兰曲》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兰花的幽香和美丽,赞美它傲霜凌寒而不凋零的高尚气节,借以比喻自己矢志不移、高洁坚贞的情操。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秋风吹冷松江水,谢览兰芳仍竟体。 秋风凛冽,吹落了松江之水,但谢览欣赏着兰花,心情依然愉悦。 晴窗搦笔写秋英,芳心不向霜前死。 在晴朗的窗户下,他拿起笔描绘着秋日盛开的花朵,尽管外界环境恶劣(霜前),他的心境却依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