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注释】介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操:即《易经·系辞》中的“卦象”。一龙失所,五蛇从之周天下:指龙被放逐,而五条蛇则跟随它遍布天下。四蛇完身,一蛇独亏股:指四条蛇都修整好身躯,只有一条蛇的肢体残缺。龙上天兮,蛇各有户:意谓龙升天去,而四条蛇各有自己的家室。一蛇无户,薄以焦火:意思是说,那一条蛇没有家室,结果被烧焦了。吁嗟乎四蛇从龙作甘雨,一蛇焦枯,无恨在下土:叹息这四只蛇跟随龙降生甘霖
湘灵操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 湘之泪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注释: 1. 湘之水啊多么浩渺的湘水,九条江河汇聚在一起。 2. 湘之山啊多么雄伟的九嶷山,九座山峰耸立在那里。 3. 皇帝离开这里已经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 我们活着时是同一个宫殿里的宫人
箕山操 箕山之巅,可以耕种,亦可砍柴。箕山下的水,可以饮用,也可以游玩。 牵牛何来,却要饮用我的上流?他让天下给尧,我则逃离。 世间难道没有尧,却需要尧来求?我与尧是朋友,却不与尧担忧。 注释: - 箕山操:这是一首古代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箕山的赞美之情。 - 箕山: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东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山之一。 - 耕:耕种。 - 樵:砍柴。 - 牵牛何来:指的是牵牛来饮水。 -
红牙板歌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强欲黄番谱关摺。 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踏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节奏八风调玉烛。 注释与赏析: 1.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译文:百花楼前的舞台上正在进行音乐演奏,长鼻弯曲的舞蹈者身着华丽的服饰,身披金色的马甲。
履霜操 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楟花以为食兮食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履晨霜兮泣吾天。 译文: 霜气新鲜啊草木稀疏,孩子独自走在野外田地。 穿着荷叶叶容易磨损,采摘楟花充饥却难以下咽。 感叹天道为何如此偏心,父亲不顺我为何还要怜惜,凌晨踏霜哭泣我的天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子在田野中孤独行走,面对着霜冻和艰苦的生活环境
【注释】 祭祀蚕神:火龙、桑(蚕)以谷(桑叶)、丝(蚕丝)以腹(桑蚕的肚子,即茧壳)、茧(蚕茧)以屋(蚕茧是蚕的家)。 象:类比。 金玉:金、玉都是贵重物品,这里代指蚕丝。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养蚕之艰难。“祀蚕姑火龙”句中的“火龙”指蚕;“桑以谷”,“桑”指桑叶,“谷”指谷物,意谓蚕吃桑叶。“丝以腹”,指蚕吐丝结茧于腹部。“茧以屋”,意谓蚕茧像蚕之家。 后两句写养蚕之珍贵。“象水火兮”
【注释】 肃肃:形容鸽子飞的样子。 飞奴:指信鸽,喻指使者,也指书信。 离尔俦:离开你的同伙。 别尔家:离开你的家园。 吁嗟:叹息、惋惜。 劳:劳累。 比:与……相比。 鸿雁:大雁,这里用作比喻义,指信使。 将书:送信。 【赏析】 这首诗写一只信鸽在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时,对同伴的离别表示惋惜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信鸽的飞行状态,后两句抒发其离别之痛。 诗的前两句“肃肃兮飞奴,离尔俦兮别尔家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诗,借精卫填海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志向。第一句写海水、石山的永恒不变,第二句写精卫衔石填海的坚韧不拔,第三句写精卫口吐鲜血,海水也为之同化。全诗以“精卫”为贯串,托物言情,表达了诗人矢志报国的决心和意志。 【答案】 译文:“海水在大海里,石头在山上,海水不缩石不会消失。我决心像精卫那样衔石去填塞大海,虽然口中吐着鲜血,但海水也被同化。 注释:水:指大海。 赏析
荆卿失匕歌 《荆卿失匕歌》是一首古代诗词,作者是佚名。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风潇潇,水灂灂,马嘶燕都夜生角。 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水中的倒映如同旋转的波浪。夜晚在燕国都城,马匹嘶声震天回荡。 壮士悲,刀拔削。 壮士们感到悲痛,拔出利刃准备行动。 徐娘匕,尺八铦,函中目光射匕尖。 女子手持匕首,锐利的目光直射匕首尖端。 先王地下汗如雨,匕机一失中铜柱。 先王已逝,地下汗水如雨下
这首诗是《祀蚕姑火龙词四章》的第三篇,主要描述了火之龙(即蚕蛾)的成长过程。 1. 翻译:火之龙啊,蛹时像蛾,蛾时又产卵,卵后又孵化出新的蚕蛾。火之龙之神啊,确实有很多功德。 2. 译文:The dragon of fire, in its larval stage, looks like an eagle, in its caterpillar stage, looks like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