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等。 (1) 本诗首联“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意思是:雷声停歇,雨水散开,夏日的云彩也放晴了。这是对诗人眼前景象的描写。“雷息”指打雷的声音停止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洛阳古城秋色、青山、碧草等自然景观,以及前朝旧事和日落远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诗句注释: - 洛阳古城:洛阳,古称洛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许多名胜古迹。 - 秋色多:秋天的景象非常丰富多样。 - 心如何:心中的感受难以言表。 - 青山欲暮:夕阳西下时,青山显得有些忧郁。 - 惜别酒:舍不得与朋友分别,所以喝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注释】 筑台:指修建高大的宫殿。 魏国:指魏国强盛时,这里泛指古代的魏朝。 徵丁:征召百姓。 层台:层层叠起的台阶。 结构切星汉:形容宫殿建筑高耸入云,与天上的星星相接。 跻攀(jī pān)横绮罗:意谓登上高处,纵横交错如同织女所织的美丽锦绣。 朝观细腰舞:早晨观赏女子们纤细腰肢的舞蹈。 夜听皓齿歌:夜晚听到女子们洁白的牙齿唱歌。 讵(jù)念人力劳:哪里考虑过人力的劳累。 安问黍与禾
沧浪峡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注释: 1. 沧浪峡:指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峡谷,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2. 山下水声深:描述沧浪峡的地理位置,即在山脚下,因此声音显得特别深沉。 3. 水边山色聚:描绘了沧浪峡两岸的山水景色
自渭南晚次华州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注释: - 渭南: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古时为关中平原上的重要城市。 - 华州:古代地名,位于渭南市附近。 - 仙鼎原: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
道中早发 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 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 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 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 译文: 清晨在荒野小店前听到了一声鸡鸣,然后一辆装载着行李的客车便开始启动。 远处的西峰上挂着初升的月牙,而我们却在十里之外的地方被远远地送别。 长路上响起了悠扬的琵琶声,疲惫的马儿四蹄显得沉重无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联“咫尺不相见,便同天一涯。”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相隔咫尺,可是却像隔着天涯一般。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颔联“何必隔关山,乃言伤别离。”意思是说,又何必要用隔关山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悲伤呢? 颈联“君心与我心,脉脉无由知。”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尾联“谁堪近别苦,远别犹有期。”意思是说,谁能够承受这近别之苦!虽然我们远别
锄草怨恨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 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 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 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 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 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 注释: 锄草怨:种田人因抱怨雨水太多而种的庄稼被淹死了。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 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 独有辛苦者
【解析】 “爱尔持照”句,意为你手持烛光照着。“临书叹吾道”句,意为对着书籍而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青荧一点光”句,意为那微弱的光亮照亮了黑暗。“曾误几人老”句,意为曾经照亮过多少人的人生道路呢?“夜久独此心”句,意为夜晚长久地独自拥有这样的心境。“环垣闭秋草”句,意为环绕的围墙紧闭着秋草。 【答案】 ①《感萤》是一首咏物诗,借萤火虫来比喻那些在黑暗中努力求索的人。 ②前两句写诗人在深夜读书时
【注释】 1.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以智谋著称,曾为燕相。 2. 鸱夷子:指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辅佐勾践灭吴后隐居。 3. 云霞恣摇曳:形容天空中云彩和阳光相互映照。 4. 鸿鹄: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也泛指远大的志向。 5. 清飙(biāo):清凉的风。在平楚:在平坦的原野上。 6. 宠节:指显官。辞疾:谢绝官职。去公务:辞去公务。 7. 夜尽:夜幕降临。弦歌:弹琴唱歌。 8. 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