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本词上片写一位佳人,其姿容秀美,仪态万方。“双鬟耸翠”,以美人的发髻为喻,形容她头戴金簪的发髻高耸如山。“低护金莲裙窣地”,写她的裙裾拖地,低垂而柔婉。下片描写这位佳人的歌声,以及她面对景致时的豪迈情怀和不羁之态。“歌声梁绕”句
【注释】 虞山:山名,在江苏常熟西北。摴西城:即吴江县西南的摴西镇,古时为吴地之西城。青屏:青山屏障。 屈摺:曲折绵延。汉真人:传说中炼丹成仙的人。 水不腥:水没有腥味。 夜半忽惊起:半夜里忽然惊醒。 神锋:神兵,这里比喻道士的法术高明。 烁烁:形容光线明亮耀眼。 石函:石制的盒子。半镵毁:一半被毁坏了。镵(chàn),锐利的刀。 云香:指道家炼丹炉中升腾的香气。岚翠: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玄灵
【注释】: 我爱古人巧,创物掩前闻。 我爱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东西。 遐哉苍颉氏,赖此蒙将军。 遥远的上古时代,伟大的仓颉先生,是靠这个发明来启迪智慧的。 将军绝地脉,乃解开人文。 这位伟大的将军,用他的聪明才识,解开了人类文化的奥秘。 模写不得力,制作空云云。 他的模仿之作,虽然努力,但却显得空虚无力,如同云烟一般飘渺。 祇今千载下,艺圃专策勋。 如今千年过去
牧童在狭窄的小路上砍柴,妨碍了樵夫的枝条。 樵夫与牧童争斗,直到天色已晚也未回家。 于菟(老虎)突然一声长啸,惊动了山谷里的小鹿,两个小孩吓得四处逃散,奔跑如飞。 注释: 1. 牧儿:指放牧的孩子们。 2. 樵枝:砍柴时砍下的枝条。 3. 格斗:争斗。 4. 于菟:传说中的虎名。 5. 啸篁谷:在竹林里发出长啸的声音。 6. 两儿:指两个孩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场景
诗句解释: 1. 无诗山不喜 - 没有诗的陪伴,山也不觉得喜悦。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热爱和依赖,认为只有通过诗歌才能更好地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2. 无楼犹自可 - 没有楼也是可以的。这里的“楼”指的是一个可以欣赏自然景色的场所,诗人可能更倾向于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 3. 楼上著诗人 - 楼上坐着一位诗人。这里的“著”表示坐或停留的意思,说明诗人正在楼上创作或休息。 4. 青山皆属我 -
【注释】 1. 寿理伯雍:寿,地名;理,人名。伯雍,即伯禹,夏朝的开国功臣,曾为治水有功而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后以“伯禹”作为官称。同知:指副职,如知县、县令等。2. 理侯:指伯禹,理字用作他的官职名称。3. 兼母慈:指他母亲也很贤惠。4. 束吏:指管理官吏。5. 煦民犹婴儿:意指他对待百姓如同对待婴儿一般,关怀备至,爱护有加。6. 闯门无杂宾:意指衙门的门没有闲杂客人。7. 铃下生蛛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刘君符的乐山诗所赋的一首和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山体本至静,仁体亦如之。 ——山体是最为安静的,它的宁静也是最为平和的,就像人的仁爱之心一样。 - 乐者有深味,鲁论无费辞。 ——对于乐者的理解和欣赏,他们能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含义;而鲁莽的言论则没有这样的好处。 - 目玩唯自得,心契若有期。 ——观赏山水时,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赠翟良甫洛人南游 温洛天地中,父老升平年。 清游盘石坐,醒酒落花眠。 胜地已陈迹,故事空遗编。 铜驼泣秋雨,祸机始杜鹃。 耆英日凋谢,嵩少无人烟。 怀古笑我迂,慕学嗟子贤。 购书或千金,卧榻馀一毡。 低头肯揖吏,闭口不言钱。 情已寄丘壑,足犹履山川。 驾言远寻师,胡为近舍旃。 煌煌邵程业,百世谁能传。 注释:在洛阳的天地之中,我们的父亲和家乡的人们度过了太平盛世。在这里悠闲自在地游玩
【诗句释义】 新息:指新息县,位于今安徽省。贾彪:东汉末年人物,为官清廉,有“清白吏”之称。南阳:指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是东汉开国元勋、汉光武帝刘秀的发家之地。 束吏如官奴,护民如婴儿:束吏是指地方官吏,如狗一样服从命令;护民则如婴儿般呵护百姓。这两句描绘了官吏们对待百姓的态度。 李侯妙政术,千古同襟期:李侯指的是李仲明,他的政治手腕高超,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志同道合。 高寒月半弓
【注释】 入杭:到杭州。苦雪:下得大雪,又冷又湿。二首:这是第二首。其一:第一首的序号,即第一首。尤难辨西东:形容大雪纷飞的景象,使人难以分辨方向。赋万象:比喻大雪如千军万马,纷纷扬扬,气势磅礴。一色同:形容大雪的颜色单一,一片洁白。会睹:偶然遇到。雨兼风:指风雨交加。逆旅中:旅店里。黧(lí)颊生微红:形容人因寒冷而面带红晕。黧,通“黎”,黑而赤的意思,这里泛指面色黝黑。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