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1. 圣朝稽古,崇兹武经。 - 圣朝:指的是古代的盛世。 - 稽古:指审查历史。 - 崇兹:推崇这里。 - 武经:武学经典。 2. 礼交乐举,于神之庭。 - 礼交:指礼节的交接。 - 乐举:指音乐的表演。 - 神之庭:指神灵所在的地方。 3. 嘉栗旨酒,既飨芳馨。 - 嘉栗:好的谷物。
【注释】 猎:狩猎。冥嘉应:指上天对狩猎活动的感应。非龙非彪:不是龙也不是豹,指武成王庙中的神像不像龙和豹。聿:发语词。元圣:圣人。平易近民:亲近百姓。报政:报告政务。祀典:祭祀的礼仪制度或规定。崇:尊崇。于斯为盛:在这里最为隆重盛大。 【赏析】 这是一首祈求狩猎活动获得神灵保佑,希望天下太平,国家昌盛的诗。 首句“猎渭之阳”,写狩猎的地点,点出了诗人在打猎时所处的环境。“理冥嘉应”,意思是说
【注释】 神机经武:指周武王的神机妙算,能够用兵打仗。 隆周之宇:使周朝的国土更加辽阔广大。 耽耽庙貌:指庄严肃穆的宗庙仪容。 俎豆有序:祭祀时所用的俎豆排列有序。 荐福邦家:向国家和人民献供祭品,以求神灵保佑。 维师尚父:指周公旦,因他曾经辅助周武王建立周朝,故称“师尚父”。 【赏析】 此诗写景祐年(公元1034—1043年)武成王庙举行释奠礼的情景。首句写周武王善于用兵打仗
【注释】: 诞兴斯文:兴起了文化。诞,通“诞”,盛大的意思。 经天纬地:经,治理;纬,测量。比喻治理国家,规划天下。 功加于民:加,赐予。指为百姓造福。 实千万世:实,确实;千万,形容很多;世,世代。表示功德深远,惠及子孙万代。 笙镛和鸣:笙,古代管乐器的一种;钟,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和,和谐;鸣,发出声音。泛指各种乐声和谐。 粢盛丰备:粢(zī),古代祭祀用的谷物;盛,丰盛;丰备,富足而完备
【注释】 大晟府:指北宋真宗时设立的大晟府,专管宫廷音乐和宴飨事宜。拟撰释奠十四首:这是为皇帝在太学行释奠礼而作的诗。邹国公位酌献用《成安》:此诗为皇帝在邹国公位上酌献之词。邹国公,即文彦博,当时任尚书令。 【赏析】 这首诗是皇帝在大晟府举行太学释奠礼时所赋。诗中赞颂邹国公(文彦博)的功德,并称颂太学师生。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有特定的内容。 第一句“道之由兴”:道,指儒学之道;兴,兴盛
【注释】 1. 四岳之裔:指周文王的后裔。 2. 凉彼武王:指周武王,他以英武之才灭商建周。 3. 发扬蹈厉:形容奋发图强。 4. 周室用昌:周朝国运兴隆。 5. 追封庙食:在宗庙中祭祀,并追封为王公贵族。 6. 简册增芳:用文书记录他的功德增加香气。 7. 磬筦锵锵:磬声悠扬如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周武王功绩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武王的形象,表达了对周武王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
【注释】: 自生民以来,谁的盛大? 只有君王英明神圣,胜过前代圣主。 粢盛祭品都已备好,礼仪仪式十分合适。 黍、稷祭品并不馨香,只凭君王神听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唐朝大臣、诗人、宰相,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开元名相”之一。 全诗共四句,以问句开头:“自生民以来
【译文】 太师摄事,冕服庄严,礼仪庄重,佩玉锵然,神游恍惚,祭品芬芳,神灵陶醉,降福连连。 【赏析】 此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夏至日,是诗人为武成王神主升祔而作的一篇赞颂之文。作者以《同安》为题,意在借太尉的升降仪式,表达对武成王的崇敬之情。全篇用典丰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首联“上公摄事,衮服斯皇”,写太尉在典礼上的崇高地位;颔联“礼容济济,佩响锵锵”写隆重的仪仗和威严的声势
【注释】 维师尚父:指太师尚父,即姜尚。维师:是敬称。 四履分封:指分封天下的土地。 峻密:高峻而严密。 祀事寅恭:祭祀的事情恭敬谨慎。 萧芗祗荐:用香来献祭。 飙驭排空:指神仙的驾驭驾着云彩。 如几如式:像桌子一样平正端正。 福禄来崇:福气和官禄会随之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迎神的祝辞。诗人在这篇祝辞中,首先以“维师尚父”起兴,赞太师尚父的功业,接着以“四履分封”说明分封天下土地的意义
【注释】 大晟府: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主管宫廷音乐。拟撰释奠十四首:是宋徽宗时为祭祀孔子而作的乐章,共十四首。送神:古代举行祭祀仪式后,将神位撤除,表示祭祀结束。用《凝安》:《凝安》,曲名,即《凝安舞》。 【赏析】 这首诗写祭祀孔子时的场面气氛及人们的心情。首句写学宫庄严、四方学子来祭。第二句说祭祀之事很恭敬严肃,仪态庄重。第三句写祭祀之礼隆重而肃穆,神灵降临,风驭(旋风)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