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
《满庭芳·风替花愁》词人简介: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词中之冠”之称。与夫黄庭坚并称“济南二安”,词有“易安体”。她的词作在一反以往豪放词风的基础上,将闺情刻画的细致入微,凄婉柔美,语言清丽,感情真挚,鲜明地表现了她独特的高洁品格,被后世尊为“千古第一才女”。 鉴赏:此词写离乡思归之情。上片写春愁
注释: - 尾犯·梁园送春,梦窗韵 - 夜雨一声钟,从此问春,如界秦越。 - 客子梁园,绾红心千缬。 - 看镜影、催人更老,唱金衣、无花漫折。似阳关路,马上故人,弹到声声咽。 - 司勋头半白,何事刻意伤别? - 地北天南,已三年离阔。 - 太平梦、何时重做,雨中愁、丁香半结。共春归去,故里麦秋黄四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在梁园送春,感叹时光流逝
诗句释义: 1. 七年愁里过,春鹒秋蟀,断本付麻沙。紫云前代曲,花露宫莺,星淡玉绳斜。元和奏雅,谱霓裳、早艳王涯。第一才、金风亭长,兰藻世名家。 - 注释: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七年的忧愁中度过,春天的鹒鸟秋天的蟋蟀,都像是断了翅膀被遗弃的花朵。紫云是前代的曲子,花露则是宫里的莺声,星星淡淡的像玉绳一样斜挂在空中。元和年间有奏雅的音乐,谱出了霓裳羽衣曲,它比王涯更早地展示了音乐之美。 2. 惊笳
此山仙吏管,葛洪一样,勾漏请丹沙。七年山外路,画角声中,寸寸度褒斜。云涛似海,白茫茫、不见津涯。曾记写、秋边小幅,红叶段侯家。 注释:此山神仙的官吏在管理这里,他们就像葛洪一样,在勾漏山上炼丹求仙。我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时光,每当听到画角声中传来的曲调时,我都能感受到那种跨越山岭的艰辛。我正在沿着褒水和斜水之间的道路前行,那里的云涛汹涌澎湃,仿佛是一片大海,我看不见任何陆地的尽头
玉漏迟 · 梁园春夜 作者:苏轼 酒醒灯作伴。中年照影,寂然僧馆。四远无声,薄冷自开窗扇。坐久疏疏细雨,觉庭树栖鸦微叹。池气暖。红鱼戏唼,几星花瓣。 静中想到洪荒,奈独夜惊心,南朝人换。一缕游丝,挂遍柳梢风颤。暗省愁根似我,不言处、绵绵难断。银漏转。生涯比春还短。 注释:酒醒后有灯火相伴。在中年时照见自己的影像,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僧房内。四周寂静无声,只有窗户微微打开,吹进了一丝寒风。坐久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画中人似玉”,形象地描绘出江南女子如玉般清秀、娇媚的美丽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一般。接着“恒河影里,身世悟团沙”,这里的恒河指的是印度恒河,而团沙则是一种象征,表示人生的虚无和无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认为人生如同恒河的影子一般短暂而虚幻。 第二句“旭阳山翠重”
【注释】汉宫春:词牌名。 娟然一蝶,容色相鲜,意其仙也:形容蝴蝶美丽而鲜艳。 花底秦宫,向霜中忽现,仙影惺惺:指蝴蝶在寒霜中忽然出现,仿佛是秦代宫殿里的仙女。 天清海碧,信香魂真化韩凭:相信蝴蝶的香气魂已经化作韩湘。 梅树下,罗浮俊种,一般蝙蝠成精:比喻蝴蝶就像韩湘和蝙蝠一样都是俊俏美丽的。 莫羡美人长寿,为南朝金粉,曾梦瑶京:不要羡慕美人长寿,因为她们曾在南朝梦中去过瑶台。 凄凉太常旧寺
【注释】 鹊踏枝 :词牌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每到花时惊瑟瑟:一到花开的时候便让人感到惊悚不已。 一半丹枫:一半红色的枫叶。 老却浔阳客:使那住在浔阳的游客们也变得苍老了。 画里鱼标鸥一色:画里的鱼和鸟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的。画里的鱼标和鸥鸟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的。 西风作雪无南北:西边的风像下雪一样,不分南边和北边。 才上河豚芽吐白:刚上到河豚的嫩芽都开始变白了。 雨折霜乾
庆清朝十六子晬日 脉望传家,刍尼报喜,霜天晴转佳晨。零星破物,晬盘罗列红茵。漫学乃翁自苦,命如王霸只愁人。金银气,左戈右印,年少从军。 何事破书到手,又似曾相识,古义今文。鲜卑正语,谁问明月前身。尚忆老亲爱我,至今如梦拜荒坟。梅花下,邴原断酒,心上回春。 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是“庆清朝十六子晬日”,庆清朝指的是宋朝,十六子指宋徽宗的第十六个儿子赵佶,即宋神宗的儿子。晬日是指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的日子
【注】霜痕:指秋霜。红儿:指枫叶。秦宫:指唐玄宗的行宫,在今陕西临潼县。伤秋:指悲叹秋天的到来。 译文: 才咽下秋霜的余味就醉了。扮成红色的枫叶,却还要强装笑脸,面对西风怒号。那一片片败落的枫林仿佛被鲜血染过一般。到了飞雁南来的季节,一年年又是一年。 树叶如花、草叶般凋零,寒冷的风声吹进了蟋蟀边的小洞中。不久后,那曾经鲜艳的秦宫中的景象也渐渐消逝。人老了,少年也终将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