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花时惊瑟瑟。一半丹枫,老却浔阳客。画里鱼标鸥一色。西风作雪无南北。
才上河豚芽吐白。雨折霜乾,此是秋魂魄。自古英雄生草泽。寄奴王气新洲碧。

【注释】

鹊踏枝 :词牌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每到花时惊瑟瑟:一到花开的时候便让人感到惊悚不已。

一半丹枫:一半红色的枫叶。

老却浔阳客:使那住在浔阳的游客们也变得苍老了。

画里鱼标鸥一色:画里的鱼和鸟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的。画里的鱼标和鸥鸟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的。

西风作雪无南北:西边的风像下雪一样,不分南边和北边。

才上河豚芽吐白:刚上到河豚的嫩芽都开始变白了。

雨折霜乾:下雨后霜干,指秋天到来。

此是秋魂魄:这是秋天的灵魂。

自古英雄生草泽:自古以来英雄多出自草莽之地。

寄奴王气新洲碧:南朝陈后主的气魄在江南新州显现。

【赏析】

《鹊踏枝·每到花时惊瑟瑟》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的是春天景象,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之情。全词以“惊”为线索,写花时惊瑟瑟,惊得人白发苍苍,寄奴王气新洲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关注与担忧之情。

词的首句起兴,点出“每到花时惊瑟瑟”,既是景语也是情语。“惊”字不仅描绘出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含着词人内心的激动和忧虑。“一半丹枫”以下几句则是对这种“惊”的具体描绘。“丹枫”即红色的枫叶,这里用来比喻词人的白发;“老却浔阳客”则形容年华逝去,词人已不再是年轻时的自己;“画里鱼标鸥一色”则形象地描绘出词人眼中的世界变化,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西风作雪无南北”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焦虑和不安。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变化,更是社会政治动荡的表现。

词人将视角转向个人情感世界。“才上河豚芽吐白。雨折霜乾,此是秋魂魄”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雨折霜乾”则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而“自古英雄生草泽”则表明了词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向往和敬仰,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英雄人物,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自古英雄生草泽”则指出了英雄人物往往出自平民百姓之中。“寄奴王气新洲碧”则表达了词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看法。他认为只有保持国家的繁荣稳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鹊踏枝·每到花时惊瑟瑟》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词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