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愁多休纵目,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

檐外春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自定新弦移雁足,弦声未抵归心促。

【注释】

  1. 望远愁多休纵目:望着远方,忧愁太多,就停止目光。

  2. 步绕珍丛:在花园中漫步。

  3. 笋将成竹:竹子刚刚长出嫩笋。

  4. 珠簏簌:露水珠滴落在竹叶上的声音。

  5. 芳林一带如新浴:形容春天的树林像刚洗过澡一样清新。

  6. 檐外春山森碧玉:屋檐外面的春山绿得像碧绿色的玉石。

  7. 梦里骖鸾:梦里骑着仙鹤飞翔。

  8. 记过清湘曲:曾经记得在清澈的湘江边吟唱过歌曲。

  9. 自定新弦移雁足:自己决定弹奏新的乐声,让大雁飞走。

  10. 弦声未抵归心促:虽然弹得动听,但内心还是急切地想要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以“鹊踏枝·望远愁多休纵目”为题目,描绘了一个人面对远方景色时的复杂情绪。首句“望远愁多休纵目”,表达了作者因看到远方而感到的忧虑和不安。接下来的四句诗则进一步描写了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花园里漫步的情景,看到了刚刚长出的竹笋和正在成长的竹子。这里的“珍丛”可能指的是珍贵的花草或植物,而“笋将成竹”则暗示着生命的成长和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诗“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继续描述了早晨的景象。露珠轻轻地挂在竹叶上,仿佛是珍珠散落在绿叶之间。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诗“檐外春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则转入了梦幻般的场景。屋檐外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山,绿意盎然,仿佛碧玉般美丽。而在梦中,作者似乎骑上了仙鹤,飞向了远方。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梦幻之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个诗人对远方和家乡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