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 卷帘但见飞花,何时开起何时坠。玉人如梦,随风游戏,几多愁思。为问章台,青青在否?宫眉应闭。剩蛮腰解舞,飘飖上下,还学三眠三起。 分付雕梁燕子,好衔将、小巢萦缀。谢娘纤手,搓来捏去,团成复碎。忽地伤心,人间天上,落花流水。倩软绵堪拭,此中洗面,只馀清泪。 【注释】 ①杨花:柳絮。 ②玉人:美女。 ③章台:古道名,汉时长安街名。 ④“三眠”:指睡觉、起床、再睡三次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 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几处红衣乱舞,翻嫌他、脂匀粉涴。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最恨西风,断魂憔悴,几番秋雨。叹随波败叶,飘零只滴,泪珠如许。 【注解】 水龙吟:词牌名;杨花:指柳絮。 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霓裳女:指仙女。 冰肌:像冰一样的肌肤。玉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内容和手法进行把握。 “髻鬌初梳,诨褠乍脱,文几鹊炉先置。银叶如钱,半晌篆烟才度。”首句点明人物的打扮:刚刚梳理好发髻,换上了新的头巾,刚从火上取下熨斗。第二句写她刚刚脱下外衣,换上了新衣。第三句写香炉早已摆好了,准备烧水了。第四句描写的是室内的布置。“绕纱橱”,即用纱笼罩着的香炉。“为雨为云”,指香炉内燃起的烟雾袅袅上升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观家姬新剧的词,通过对家姬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貌和才艺。 第一句:“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 描述了家姬所在的小巷,仿佛是百花盛开的场景。接着用“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 形象地描绘了家姬的面容和服饰,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 描绘了家姬在花园中跳舞的情景,以及她在河边演唱采菱歌曲的画面
【译文】 香雾缭绕如云的秀发,清辉映照如玉的双臂,双照泪痕犹在。忍心离别,怕空寂难耐,无人处害怕落花风起,轻把檀香脂痕吹坏。惜惜情怀,料身中不快。问何曾、走马章台内。又非因带甲榆关外。何苦东去西飞,判相思分界。看弹琴、谁写芙蓉黛。伴薰香、莫绾鸳鸯带。只好教、笼里鹦哥,咒那人无赖。 【注释】 ①拜星月慢:词牌名。②香雾云鬟:指女子的香气。③清辉玉臂:指洁白的肌肤和修长的手臂。④分袂
【注释】 皇州:京城。玉龙:比喻雪花。六花:指雪花。燕台:指京城中的台观。琼岛:指仙境或神仙居所。翠微:指山之北侧,此处暗指西山的北侧。瑶林琪树:指仙山上的树木。烟中飞白鸟:指云雾中飞起的白色鸟儿。 蓟丘:在今河北遵化县西北,这里指北京附近的蓟门。行囊空馀几两屐(jī):意思是说,诗人来到蓟门,发现自己的行囊里除了几双旧鞋之外什么也没有,可见他当时生活十分清贫。卧游:指游览名胜。剡溪
朝看月令。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注释: 1. 朝看月令:早上欣赏月亮的变化。月令,即月相的周期或运行。 2. 律中应钟:在古代中国,五音与五行相对应
【译文】 晚风轻轻摇曳,渐渐吹落了残秋的乌鸦,素娥从睡梦中惊起。她看到镜殿堆满了晶莹的月亮,在水晶般的宫殿映照的水面上。井边的梧桐树飒飒地敲打着窗户纸,怨鸿的啼叫声在芦花飘荡的岸边里响起。黄昏时分院落中,我独自倚靠着栏杆,心中像死了一般。 秋天的景色已经将尽,更冷清的烟霭布满了视野,疏钟响了几声。四面墙壁中的虫子鸣叫助我一臂之力,只是叹息罢了。南飞的乌鹊没有树枝可以栖息,笑着归来、昨日非今天是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 美人满院红妆,绿珠忽向高楼坠。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奈偷从墙角,窣来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注释: 1. 红妆:指女子的浓妆艳抹,也指女子的美丽容貌。 2. 楼: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地方,即楼上。 3. 绿珠:古代美女,传说她因为美貌被石崇看中,但后来却被石头砸死。这里用“绿珠”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4. 非云非雨:既不是云也不是雨
【注释】 漫寻:随意地寻找。尔雅:指《诗经》中的“小雅”。郭索盈野:形容战乱之后,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战壕和尸体堆成的高墙。绀甲青匡:绀色铠甲。金膏雪炙:黄金色的马鞍和马笼头被烤得发出白光。吴江公子:泛指南宋朝时的文人、士大夫。肠应断:内心极度悲痛。西风:秋风。酒旗:酒馆的旗帜。沙汀渔火,村庄茅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卓女:卓文君。长卿:司马相如。彭越:汉初名将,曾封侯于汝阴。低眉: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