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
满庭芳 · 风雨夜怀卿谋 七叶门风,三槐世德,先生作述无忧。笔精墨妙,名下更空俦。富贵公家自有,但称寿、八十平头。等而上、老彭八百,大树八千秋。 释义:七代的家风,三代的德行,你的著作无需忧虑。文笔精练,墨色美妙,名声自然无人能及。富贵都是公家的,但你的健康和长寿却是自己可以掌握的。等你年纪大了,我们可以一起享受八十年的平平安安。等到你年纪再大些,我们甚至可以一起度过八百年
梦扬州 客广陵用少游韵 晚潮收。叹隋宫、花月都休。寒雨芜城,绿杨三月如秋。市门十里黄埃满,但往来、车马星稠。红桥畔,青楼底,谁人勾当春愁。 追想樊川狎游。报书记平安,廿四桥头。笑我多情,鬓丝禅榻空留。纱灯万点归何处,枉断肠、锦瑟帘钩。平白地,扬州梦醒,恼乱苏州。 注释: 1. 晚潮收:傍晚的潮水已经退去。 2. 叹隋宫、花月都休:感叹隋朝的宫殿和花月都已经废弃不再使用。 3. 寒雨芜城
【赏析】 “天香·咏龙涎香”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全词以咏物为主,通过写龙涎香的形貌、气味来表现它的珍贵和神奇。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和想象等。 1. 注释: - 云气盘山:指云雾缭绕的山脉。 - 雨痕黏草:指雨后草木上留下的痕迹。 - 海天遥识:远望可以辨认。 - 细剪香涎:指龙涎香细长如丝。 - 平分瑞脑:指香分成两半,一半放在鼻尖,一半放在嘴边。 - 泛水渗沙同腻
【注释】 瓮里醯鸡:指瓮中养的鸡。醯,一种发酵的醋。 裈(kūn)中蠛(mie)虱:裈是裤子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人的私心小肚。蠛是蚊子一类的小飞虫。 蛮争触斗:指争夺、斗争。 几山川:指几个州郡。 多少移山填海:多少,多;填海,把海水排干后堆积陆地;移山,指人力移山填平大河或高山。形容人们为争夺权力而相互争斗,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凭意气:凭着个人的意志和勇气。 下场头:指戏台上的后台。
赏析: 《水调歌头·赠隐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表达了对隐居者的深情厚谊和对其生活境遇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于世事变迁、英雄末路的感慨。全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表达友情与人生哲思的佳作。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山上云为雨,山下雨为烟。不分烟与云处、只听雨潺湲。旧雨送春归去,今雨倩人留住,去住总堪怜。春入远天外,人立晚风前。: - 这句诗描述了山上云雾的变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注释】 1. 东君:古代传说中掌管春天的神。休戚:忧虑和欢乐,这里指春光的盛衰。 2. 二十四番消息:二十四节气。 3. 细雨:小雨。 4. 故人:老朋友。曾识:认识、相知。 5. 白发数茎堪摘:形容年老,头发稀疏,可摘取。 6. 苦把春风留住:徒劳地想留住春天。 7. 铜壶:古时计时器中的水壶。 8. 梦中:这里比喻梦境。 【赏析】 《声声慢·旅思用易安韵》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解析】 本诗为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西湖》的词牌名。此词上片以景起兴,描绘了作者对往昔与友人共赏兰亭胜景的怀念。下片抒发作者对世事沧桑、人生苦短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语言豪放,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写怀之作。 “天朗风和”一句,点明出游时节:晴好的天气,温和的风。这两句是说,在这春意盎然的好日子里,作者同友人游览了兰亭。 “恨不见、一时名士,乌衣王谢。”这两句是说
满庭芳·风雨夜怀卿谋 山出篱前,水周堂下,高轩插架朱藤。亭台新绿,曲径隐斜曛。正好清和天气,黄鹂唤、游女如云。羁栖客、苦无柑酒,独坐吊残春。当年行乐地,青帘白舫,夜醉红裙。听钿筝瑶管,歌舞芳尘。不见富平公子,楼中燕、空怨黄昏。湖山畔、萧萧松柏,明月照孤坟。 注释: 山出篱前:篱笆外有山。 水周堂下:堂下有水环绕着。 高轩插架朱藤:高高的轩窗上挂着红色的藤蔓花饰。 亭台新绿
左手招明月,右手引清流。遂弃人间俗事,长伴赤松游。春与猿兮吟啸,秋与鹤兮飞舞,八百岁春秋。此句描绘了隐者左手揽月,右手携清流,脱离尘世纷扰,追随赤松子之游历。 夜授南柯守,朝拜酒泉侯。携带玉杖,吹奏铁笛,酌饮金瓯美酒,沉醉于醉乡高卧之中,不问世间帝王之州。此处展现了其隐遁生活的闲适自得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诗句译文: 左手招来明月,右手引导着清澈的流水。于是抛弃了人间世俗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