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
【解析】 此词是一首写春的咏叹之作。上阕“搔首问天天不语,光阴无计消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下阕则通过“挑灯看剑”“拍手短长歌”“遮莫英雄老去也”等句,写出了在春天里,作者如何以酒浇胸、以歌抒怀。最后两句写到了水战,但并未直接描写战斗,而是通过“金鹅”“玉鸭”等物来衬托水战的激烈,使读者感受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全词语言质朴流畅,意境开阔
少日驱车兼跃马,锦裘风雪行边。 年少时骑马驾车,在风雪中前行,穿锦袍。 十年回首鬓萧然。蹇驴花下路,短笠渡头船。 转眼间十年已过,鬓角斑白,坐在蹇驴旁的花树下,戴着短笠撑着船渡过江面。 凭寄壮心歌舞地,绿樽翠袖红弦。 借歌舞之地寄托豪情壮志,举杯饮尽绿酒,舞动翠袖,弹起红色的琴弦。 不然散发事金仙。蒲团香影里,横槊自参禅。 如果不这样,那就放下一切,披散头发去修行金丹,在蒲团的香气中参悟禅宗
【译文】 重华昔年在苍梧死,重瞳子,至今草犹舞。虞姬也似黄陵斑竹哭湘妃。 君王莫恨江东小,暖日花光好。开时常对杜鹃红,一样暗伤亡国月明中。 【注释】 怜:爱怜。 重华:指舜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 羽亦重瞳子:项羽有重瞳,即四只眼睛。 黄陵:即黄鹤楼,传说汉昭帝在此遇神女乘黄鹤而去。 斑竹:传说湘水有斑竹一枝,相传娥皇、女英二妃溺死洞庭湖时,她们的眼泪化作了这一枝斑竹。 君王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虞美人·重阳》。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词的意思: 1. 李家妹子陶家姊。甘逐封姨死: - 李家妹子:指李清照本人。 - 陶家姊:可能指的是她的朋友、亲人或爱人中的一位,用“陶”字来表示她的亲密关系。 - 甘逐封姨死:愿意追随某人而死。在古代文学中,这通常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爱情或者忠诚。 2. 石家房老剩翾风: - 石家:这里指代某个特定的人物或者群体。 - 房老
玉楼春·为黄大宗悼亡郭少君 落花急似三更漏。弱质盈盈才十九。杜鹃哭杀少年坟,小字彤碑碧血绣。 萧郎梦断蘼芜后。宝镜鸳鸯难再偶。可怜薄命玉容人,值得挽歌三十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柔肠最怕伤心赋 - 关键词解释: 柔肠:指女子内心柔软、敏感的肠子,常用以比喻内心的痛苦和脆弱。 伤心赋:即伤情之赋,用来形容因情感而创作的诗歌。 2. 听说埋香泪便堕 - 关键词解释: 听
译文: 坐在月色下的青莲上,浣花女诗人正忙着创作。闺房中的佳人兼有好趣味。用燃脂笔写出了美人的行迹,风鬟雨髻姗姗步。 碧绿的杜若红兰花,明珠翠羽装饰着药房,把药方移傍湘君住的那所房子里。可怜荡子不归家,长吟荡妇秋思赋。 注释: - 坐月青莲:在月光下坐着。 - 浣花工部:指唐代女诗人薛涛,字洪度,号八娘子,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女性学者,与鱼玄机等齐名,被称为“女学士”。 - 闺房之秀兼佳趣
南乡子·春愁 珠箔舞蛮靴,浅立氍毹宛转歌。 猩袍换旧衣,红烛照人花容开。 锦伞遮半面,将军小黛蛾微翘。 燕尾拖丝鞭,情人细马驮春草行天涯。 翻译: 南乡子·春愁 珠帘摇曳如舞蹈,穿着绣鞋轻步在地毯上旋转歌唱。 换上新衣,烛光映照下的脸庞显得格外鲜艳。 锦伞遮住了半边脸庞,将军的眉毛微微弯曲。 燕尾般的丝带拖在地上,情人骑着小马驮着细长的马儿,走在江南的细软大地上。 注释: 1. 珠箔舞蛮靴
南乡子·春愁 华屋委荒丘。萧瑟西风十二楼。留下空梁巢燕,啾啾。梦忆珠帘碧玉钩。 歌舞彩云流。野草斜阳伴客愁。惟有青山依旧在,悠悠。看尽红颜又白头。 注释:华屋:华丽的房屋。委:丢弃、抛弃。西风十二楼:形容西风吹过许多座高楼。啾啾:燕子的叫声。彩云流:彩色的云彩流动。野草斜阳伴客愁:在夕阳下,野草和落日相伴而显得凄凉。青山依旧在:青山依然存在。悠悠:长久地。红颜又白头:青春已逝,白发苍苍。 赏析:
【注释】 ①病魔:这里指疾病。书帷:女子卧室的门帘,借指闺房。香奁:古代妇女梳妆台的代称。 ②恹恹(yin yin):形容精神不振、无精打采的样子。瘦骨:形容人消瘦,骨瘦如柴。怯春纱:怕春风袭来。 ③药烟:指服用药物时冒出的烟气。残花:凋残了的花,比喻生命。 ④揽镜:用手拿着镜子。愁眉:皱眉头。窄:短。掠云鬟:指梳理着云一般的发饰,泛指打扮。 ⑤恐:担心。厉:猛烈。 【赏析】
《虞美人·怜病》是一首词人自伤多病,思念故土的词。 第一片:官街听彻三更鼓。缩脚寒衾苦。无眠终夜眼常开。那得巫山湘水梦魂来。 译文:在官街上听到三更的鼓声,感到寒冷,蜷缩着双脚坐在被窝里痛苦地睡不着觉,直到半夜。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望着窗外的月光发呆,想着远方的人儿和家乡的亲人朋友,心里充满了想念和牵挂,可是却无法入睡,只能在梦里寻找他们的身影,梦中的我仿佛又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