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箔舞蛮靴。浅立氍歈宛转歌。忽换猩袍红烛艳,瞧科。锦伞将军小黛蛾。
鬒发尚盘螺。一瓣丝鞭燕尾拖。为待情人亲解取,谁何。春草江南细马驮。
南乡子·春愁
珠箔舞蛮靴,浅立氍毹宛转歌。
猩袍换旧衣,红烛照人花容开。
锦伞遮半面,将军小黛蛾微翘。
燕尾拖丝鞭,情人细马驮春草行天涯。
翻译:
南乡子·春愁
珠帘摇曳如舞蹈,穿着绣鞋轻步在地毯上旋转歌唱。
换上新衣,烛光映照下的脸庞显得格外鲜艳。
锦伞遮住了半边脸庞,将军的眉毛微微弯曲。
燕尾般的丝带拖在地上,情人骑着小马驮着细长的马儿,走在江南的细软大地上。
注释:
- 珠箔舞蛮靴:用珠帘比喻舞蹈,穿着绣鞋在地毯上旋转唱歌。
- 猩袍换旧衣:换上新衣服,象征改变或新生。
- 红烛照人花容开:烛光映照下,女子脸上的花朵一样的笑容更显美丽。
- 锦伞遮半面:锦伞遮住了半边脸庞,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神秘感。
- 将军小黛蛾微翘:将军的眉毛微微弯曲,形容其眉宇间的英挺。
- 燕尾拖丝鞭:燕尾形状的丝带拖在地上,形象生动。
- 情人细马驮春草行天涯:情人骑着小马,带着春草的气息,一起行走在遥远的天涯。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一题为“黄州临皋亭作”。苏轼因为写诗揭露新法的弊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成为失去自由的罪人。到黄州后,他开始住在定惠院,以后又迁至临皋亭。此词即是他在黄州期间所作,既有他为人熟知的豁达开朗、处之泰然的一面,亦有痛苦、挣扎的灰暗一面。
此词采用集句的形式,将多种意象和词汇巧妙结合,创造出一个奇幻瑰丽而又意境深远的意境。通过描绘一系列细腻的场景和动作,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全词构思独特、意境阔大,描写景致奇幻瑰丽,抒情则含蓄蕴藉,显示出词人旷达宽广的襟怀,抒发了浓厚而深沉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