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
临江仙·迎春 丝竹东山自有,烟花南部偏多。红儿起舞雪儿歌。人生行乐耳,但日饮亡何。 喑呜叱咤,文章者也之乎。不如老子兴婆娑。珠帘披毳衲,玉笛卧渔蓑。 注释: - 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是古代音乐中的主要部分。 - 东山:指东晋的谢安隐居的地方,后来被用来形容隐逸之地。 - 烟花:形容景色美好如花火般绚丽多彩。 - 红儿、雪儿:代指女子们,在这里泛指歌舞伎或美女。 - 人生行乐耳,但日饮亡何
诗句:依旧青山绕建康。南朝佳丽地、草茫茫。景阳脂井冷银床。 译文:青山环绕着建康,这里是南朝的繁华之地,如今却荒芜了。曾经的景阳宫井冷清而寂静,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注释:本句中“依旧”表示尽管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原有的面貌和氛围;“青山绕建康”描绘出金陵(今南京)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南朝佳丽地”指历史上的南朝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象征;“草茫茫”表达了一种荒凉之感
临江仙·迎春 昨夜饯冬三寸雪,晓光俄报春回。绿杨青草媵红梅。东风齐着力,送入我门来。 箫鼓彩毬迎去也,游人蚁走长街。珠帘影里笑金钗。老姬驮瘦马,儿戏唱低牌。 - 昨夜饯冬三寸雪:昨夜(昨夜),饯(迎接)冬(冬天的使者),三寸雪(雪花)。 - 晓光俄报春回:(晓光,清晨的光)俄(不久),报(告知)春(春天的到来)。 - 绿杨青草媵红梅:青草(绿色的草地),梅花(红色的梅花)与杨柳相陪。 -
【诗句释义】 十四楼前是歌舞的场所,珠帘画障装饰成神仙境界。月色皎洁花影摇曳下弹弄着红色的弦。没有桃叶歌女唱过的那首无双调子,也没有莫愁女唱得最小的那首歌。 战鼓敲起后金粉都化成了尘土,只留下寻寻觅觅的坠舄与遗钿。香消玉殒怀念南方娇美的婵娟。东风把芳草吹绿了,裙带上仍留着我的怜爱。 【译文】 在十四层楼前歌舞的地方,珠帘画障装点成神仙般的仙境。明月映照着花丛中轻捻红弦。无双调里没有桃叶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柔肠最怕伤心赋”“红颜惯是误青春,断送桃花一夜雨”等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从手法、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柔肠最怕伤心赋”,这句诗的意思是:最让人心痛的是伤心的赋。柔肠:这里指女子的情意。“听说埋香泪便堕”,这句诗的意思是:听到埋香泪便会坠落。“听说埋香泪便堕”,这是虚写
【注释】 独上妆楼:独自一人登上妆楼。 画眉彩笔春来阁:春天来了,用彩笔在画眉毛。 休弹红雨湿花梢:不要再弹落花瓣上的红雨(泪)。 可恨东风:可恨的春风,无情地吹拂着人们。 年年轻薄:每年都如此。 薄幸:薄情的人,这里指不体贴人的丈夫。 漫将:胡乱地。 薄幸比杨花:将薄幸比作随风飘飞的杨花。 杨花犹解穿罗幕:杨花还能穿透罗帐。 【赏析】 这首词写闺怨。词人借女子对东风怨恨的口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风格的把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注意要逐句分析,并注意与诗中关键词语的关联。 “放诞文君”:指司马相如,他曾经以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才女卓文君的芳心,两人私奔到成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里用“放诞”形容司马相如和女子的恋情是放荡不羁的。 “风流樊素”:指东汉时著名的歌伎樊素。她善解人意,能歌善舞。后来成为司马相如的妾
诗句原文 六代青山依旧在,霸图吹断西风。行人驻马问离宫。游船建业水,旧寺景阳钟。 译文 六朝的故都依然屹立在那里,但霸业已如西风般消散。旅人驻足,询问曾经的宫殿。船只在建业的水面上行驶,古老的寺庙里传来了景阳钟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尤侗所作,通过回忆六朝的繁华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六代青山依旧在,霸图吹断西风”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化,而“行人驻马问离宫。游船建业水
【解析】 本诗的写作手法,主要是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残月在林,晨钟动野”是写景,以景衬情,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而“行人惯听乌啼夜”则是说,诗人已经习惯了听到乌鸦夜间的叫声,这既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凄然落寞的心境。而后面的“一鞭古道又斜阳”更是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凉。最后一句“隔帘惊起萧萧马”,更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
【解析】 此词是一首写春的咏叹之作。上阕“搔首问天天不语,光阴无计消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下阕则通过“挑灯看剑”“拍手短长歌”“遮莫英雄老去也”等句,写出了在春天里,作者如何以酒浇胸、以歌抒怀。最后两句写到了水战,但并未直接描写战斗,而是通过“金鹅”“玉鸭”等物来衬托水战的激烈,使读者感受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全词语言质朴流畅,意境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