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
旭日初升榥,瞳胧映绮房。 旭日:早晨的太阳,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榥:指早晨的阳光。 瞳胧:朦胧不清的样子,这里形容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房间里,显得朦朦胧胧。 梨花犹梦雨,宿蝶半迷香。 梨花:春天里开的花,常用于比喻美好的景象或事物。 梦雨:仿佛梦中的雨水,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宿蝶:停歇的蝴蝶,象征着静止的美。 轻阴笼霞彩,繁英低飘翔。 轻阴:淡淡的云影,给人以轻盈、柔和的感觉。 笼
【注释】 1.晓梦:晨梦。关山:指边远之地。 2.斜月:月亮西斜。窗影残:窗户的影子已残缺不全。 3.蝶怨蜂愁:蝴蝶和蜜蜂因为春天的结束而感到悲伤。 4.阑:尽。 5.雕栏:雕饰的栏杆。绿雨:春意阑珊时,花木上的露珠像绿色的雨点一样滴落下来。 6.寒:冷。 【赏析】 《忆王孙》是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名。此调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三字,双调五十四字,前后片各五句四平韵。其词格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借助对诗作的诵读与理解,结合自己已有知识,把握诗作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及情感基调。本题中,“翩翻蝶粉落梅梢”是写景,“金井鸟啼隔绛绡”是写听觉,“春树迷津归路遥”是写视觉感受,“暗香消”是写嗅觉。据此分析概括即可。“赏析”部分要求分析诗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指出其艺术手法。 【答案】 注释: ①“翩翻蝶粉”意为蝴蝶扑打着翅膀飞舞
诗句释义与赏析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解析 1. 银灯花谢酒初醒 - 注释:银白色的灯笼已经凋零,花朵已谢,酒意刚刚苏醒。 - 赏析:这句描绘了春天夜晚的宁静,以及主人公从醉酒后的清醒中逐渐醒来的情景。 2. 梦去愁来月半明 - 注释:梦境消散后,忧愁又回到了心头,月光洒满一半天空。 - 赏析:这里通过“梦去”与“愁来”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3. 玉漏沉沉夜色清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芳笺题罢困红绡”,意思是说,在书信上题完词之后,感到十分困倦而困卧在红绸被中。“小梦无端过断桥”,意思是说,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过了一座断了的桥。“月影江声送去潮”,意思是说,月光映照在河面上,江水声把送走潮水的声音都带走了。“漫魂劳”意思是说
注释: 天涯:遥远的边地。随梦草:随风飘动的草,形容草长得茂盛。青青:指绿色茂盛。 遥遮:远望时遮蔽。 枝上黄鹂:树枝上的黄莺。怨落英:对凋落的花瓣感到怨恨。 横:横卧或倾斜的样子。 不尽:没有尽头。飞云自在行:指天空中白云自在飘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作者通过描写柳色遥映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的景象,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感和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
诗句释义: 远碧绕庭色,参差映日明。 竹间翠烟发,竹外双鸠鸣。 径曲繁枝袅,嫣红入望盈。 博山微一缕,烟浮画罗生。 芳树清风起,飘飖落霰轻。 译文: 远远的碧绿围绕着庭院,参差错落映照着日光明亮。 竹丛中翠色的烟雾升腾起来,竹园外两只斑鸠在鸣叫。 小径弯曲繁密的树枝随风摇曳,艳丽的红花让人陶醉心醉。 小小的香炉微微冒出一缕烟雾,烟雾缭绕仿佛在画出一幅画。 芬芳的树木吹来清新的风
忆王孙 梨花梦转杏花寒。 碧叶琅玕玉佩珊。 零落春花恨远山。 倚阑看。 又见烟笼日半竿。 译文: 梨花梦醒,看到杏花已带着寒意。 碧绿色的叶片如同琅玕玉石般晶莹剔透,佩戴着玉佩的她显得更加美丽。 春天的花已经凋零,只恨远山隔在了心间。 独自站在栏杆旁,看着天边渐渐露出的太阳一半挂在天空。 注释: 1. 忆王孙:词牌名,属于中调小令。 2. 梨花梦转杏花寒:形容春天的景色随着梦境的变化而变化
【诗句解读】 1. 明月影斜花皱。 - 解析: 此句描绘了夜晚明月的倒影映照在花朵上,使得花朵显得有些扭曲和皱折。这种景象通常让人感到静谧而美丽,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注释: 明月、花、影斜、花皱。 - 赏析: 通过对月亮和花朵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怀念。 2. 故向画屏寒透。 - 解析: “故向”意味着“因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忆王孙”为词牌名,《忆王孙·春景》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闺情词,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上片写春天景色。下片写自己的心情:春花已残,燕子也飞去了,只有绣苔茵上的香草还留有余香。金钿琼箫总惹人伤怀。全词以“锁”字为眼,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惜春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云屏寂静锁住残春, 锦瑟年华半入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