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诗的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首先,明确本词的题目《如梦令·寒夜》,然后根据注释和译文对诗词进行赏析。 “风月天边长美”,意思是说:明月高悬在天空,清风轻拂着大地,天边的风景是那么的美好迷人。这一句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佳兴如之何矣”,意思是说:美好的兴致又该从何而起呢?这一句运用反诘的修辞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主旨的把握能力,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诗作。“月晕天边常有”,月晕是月晕,天边是天边,两句连在一起是天边的月晕常常有。“心绪浑如中酒”意为:心中的情绪完全像喝醉了一样,这里指心情烦躁不安、抑郁不乐。“酒醒是何时?楼外乌啼杨柳”,诗人在醉酒醒来后,不知是什么时候,听到外面乌鸦的鸣叫,看到杨柳依依。“依旧”,还是,依然。“赢得梅花消瘦”,因为心中的郁闷,使得身体瘦弱
【注释】 忆王孙:唐代教坊曲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又名《一叶落》、《玉连环》等。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前后片各四句,五仄韵。 芳菲:芳香的花草。 梦中怜:梦中被怜爱。 杨柳长亭几处烟:杨柳树在长长的亭子周围,烟雾缭绕。 云断霞飞独黯然:云彩断了,霞光也消失了,只留下孤独的黯然神伤。 浪书传:浪迹天涯的书卷,飘零四处。 细草空连落日边:细长的草与落日相连接。 赏析: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潘妃曲”,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本篇上下阕均平韵,为变格。 岁暮:指年终。 舟行:船在行进中。 疏烟:淡淡的烟雾。 平野:平坦的原野。苍茫(cāng máng):辽阔无垠的样子。 萧萧:草木茂盛的样子。 带叶黄:草的叶子长出花苔,颜色变黄。 一片青山绕断肠:一条条青山环绕着游子的心肠。 雁归忙:大雁南飞,忙碌地归巢。 寒波:冷清的江水。夕阳
【注释】 忆王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春光好”“玉楼春”。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转一韵。 海棠(hónɡ qiān):落叶小乔木,花大,粉红或红色,有香气,春季开花,花期长。又名"辛夷"、"蜀葵"等。 杜鹃:鸟类,俗名布谷、子规。 憔悴:形容瘦损、衰弱的样子。这里指柳絮被风吹得飘散了。 香冷炉:香炉的烟已冷了。暗喻春天即将过去。 移:移动。 柳棉飞:柳絮飞舞。 落尽红英
诗句释义: 1. "平野遥连湘渚。" 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色,广阔的平原与遥远的湘江小岛相接,增添了几分遥远和静谧的氛围。 2. "暮色凉生碧树。" 描绘了夕阳西下,天空渐暗,树木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青翠而凉爽。 3. "待望月华明,愁听闲宵风雨。" 表达了诗人期待月亮明亮,但同时感到忧愁,因为夜晚常有风雨交加的声音。 4. "无绪,无绪。"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奈,无法排解心中的忧虑。 5.
【诗句】 残月斜窥帘色。香烬梦回难觅。正是断肠时,禁得许多相忆。岑寂,岑寂。雁唳一声寒碧。 【译文】 夜幕降临,残月斜照在窗棂上,月光透进来,映照在窗帘上。梦中醒来,却找不到那熟悉的香味,难以寻觅。此时此刻,我正处在相思的痛苦之中,无法忍受这无尽的思念。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孤独的雁鸣声划破寒冷的碧空,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凄凉。 【注释】 残月:即月初时的月亮,因天色渐晚而显得暗淡。 斜窥
【注释】锦川:美丽的河流。珠浦:像珍珠般璀璨的渡口。忆仙游:回忆仙人在此处游玩的情景。花落横江:花儿落在江面上,随波逐流。梦浮:梦中的幻景,如浮萍一般。梦觉:梦醒时分。纱窗月半钩:夜深人静,月光斜映在纱窗上,形成一道半月形的弯钩。王孙:古代指帝王之子、王侯之子。桂树:桂花树,常在庭院中种植,寓意富贵和吉祥。留:留下的痕迹。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子弟在梦中回到锦川珠浦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代人写恨:替别人抒发心中的哀怨之情。 厌听反舌啼声■:讨厌那刺耳的蝉鸣声“反舌”,指蝉鸣。“■”是蝉的别称,此处用“反舌”来比喻蝉声难听。 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南边。相传是楚怀王游猎时梦见神女,遂有巫山云雨之事。后人常用以指男女情事。又传说为巫山神女之所居,故称。杳:渺远。 几度思量:多少次思考、思念呢? 落得空烦恼:白白地烦恼。“空”是徒然的意思。 须知道
如梦令·元夕感怀 《如梦令》,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三平韵。 人静夜寒如昨。两度春风萧索。疏影月朦胧,依约半庭秋箨。垂幕,垂幕。窗外哪知梅落。 注释:人已经安静下来,夜晚依旧寒冷。我仿佛还能感受到昨天的冷清和寂寞。我已经经历了两次春风凋零的景象。月光透过树影洒在地上,模糊不清。那半庭院中,长满了秋竹的箨皮。帷幕低垂,我哪里知道梅花已经开始凋谢了。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