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日秋光,厌听反舌啼声■。
泪流多少。
回望巫山杳。
几度思量,落得空烦恼。
须知道。
断肠难告。
总付平波渺。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代人写恨:替别人抒发心中的哀怨之情。

厌听反舌啼声■:讨厌那刺耳的蝉鸣声“反舌”,指蝉鸣。“■”是蝉的别称,此处用“反舌”来比喻蝉声难听。

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南边。相传是楚怀王游猎时梦见神女,遂有巫山云雨之事。后人常用以指男女情事。又传说为巫山神女之所居,故称。杳:渺远。

几度思量:多少次思考、思念呢?

落得空烦恼:白白地烦恼。“空”是徒然的意思。

须知道:应该明白。“须知道”三字是倒装,即应明白“断肠”是“总付平波渺”。这是说,你应该知道,我这颗被愁苦所折磨的心,最终都将随那无情的流水而飘散。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代人抒发心中所感。上片由景及情,借景抒情;下片直抒胸臆,表达相思之苦。整首词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雅疏淡而不失沉郁凄切。

此词起拍两句,从时间与空间着笔,渲染出一种秋深寂寞的氛围。“满日秋光”句写日长夜短,秋色渐浓,使人触目伤怀;“厌听反舌啼声□”句则从听觉角度写其悲苦。“反舌”即寒蝉,古人以为蝉鸣如怨妇之泣,故又称其为“啼妇”,这里借喻了作者的哀怨。

“泪流多少”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因秋风萧瑟,听不得蝉声而引发的伤感和痛苦。“回望巫山杳”一句,化用《高唐赋》中楚怀王梦会神女于巫山的典故,暗喻自己对情人的深情厚意及相思之苦。“几度思量”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切。“落得空烦恼”,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自己相思无果、徒增烦恼的痛苦;虚写自己的心绪烦乱,无法排遣,更增添了一份惆怅和无奈。

最后一句“须知道”,语重心长,劝慰对方不要为这份相思所困扰。因为无论怎样,自己的心都将随着这无情的流水,飘散到天涯海角,再也无法相见。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自然朴素,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