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天边长美。
佳兴如之何矣。
萧瑟满疏林,惯与愁怀相倚。
何似,何似。
枫落年年流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诗的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首先,明确本词的题目《如梦令·寒夜》,然后根据注释和译文对诗词进行赏析。
“风月天边长美”,意思是说:明月高悬在天空,清风轻拂着大地,天边的风景是那么的美好迷人。这一句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佳兴如之何矣”,意思是说:美好的兴致又该从何而起呢?这一句运用反诘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惋惜之情。
“萧瑟满疏林,惯与愁怀相倚”,意思是说:秋天的树林中落叶萧瑟,总是伴随着诗人的忧愁心情。这一句通过写树木的萧瑟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何似,何似”两句是对前句的重复,意思是指:这又像什么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枫落年年流水”,意思是说:枫叶凋零,如同那年年的流水一样。这一句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之情。
【答案】
示例1:此词写于作者任秘书省正字之时,以咏叹自然景物寄寓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全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音乐之美。
译文:天边的明月高悬在空中,清风轻轻地掠过大地,天边美丽的风景多么迷人。美好的兴致又该如何兴起呢?满眼的疏林中萧瑟一片,总是伴随着我忧郁的心情。这又像什么呢?年年都是红叶飘落,如同那不断流淌着的河水。
赏析: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地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万事万物易逝的感慨。开头三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明月高悬天际,清风掠过大野,天边的风景多么迷人。这里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美,也暗寓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好景不常有,美好的兴致又该如何兴起呢?接着用“萧瑟”一词点出季节特征,同时暗示了作者内心所感受到的一种萧索、凄清的情感。“何似,何似”两句运用反诘的句式,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满目”一词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何似,何似”两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它反复强调了一个意思:这种景色又怎能与那枫叶飘落的情景相比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岁月沧桑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词人将目光转向眼前,用“流水”这一意象来形象地表现时间的流逝、世事的更迭。这两句不仅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词主旨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