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
诗句输出: 抚摸手掌谈论曹操。 译文: 拍掌赞叹曹操的英雄事迹(天下英雄)。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拍掌的动作和对曹操的赞叹,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天下英雄"四字,概括了曹操一生的英雄业绩,突出了他的杰出才能和远见卓识。 诗句输出: 抚掌说曹公。 译文: 拍掌赞叹曹操的英雄事迹(天下英雄)。 赏析: 这句诗简洁明快,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曹操的敬仰之情
【诗句解释】 - 昨夜月如钩:昨夜的月亮形状像钩子。 - 经过楼头:走过楼台。 - 画屏小饮篆烟浮:画屏下小斟着酒,烟雾在画屏上飘动。 - 薄醉日高慵未醒:喝得微醺,太阳已经升高,但还是懒洋洋地没有醒来。 - 清露晨流:清晨的露珠流淌。 - 无力压香裯:无法支撑起被褥。 - 眶褪微秋:眼眶微红,秋天的气息已开始显现。 - 檀郎无计暗绸缪:情郎无言以对,暗中计划着怎样来安慰我。 - 窗外玉奴催未得
【注解】 减字木兰花:一种花卉,以“兰”为名,故称。 生日:过生日。 四十:四十岁。 走马长安冲雨雪:骑着快马在长安城里奔跑,冒着雨雪。 又五年来:又过五年了。又,再次。五年,五载,即十年。 寥落柴门酒一杯:冷落的柴门边,举杯饮酒。 从今以后:从今后,从此以后。 樵斧渔罾都制就:砍樵、打渔和捕鱼的工具都已经制作好了。樵,指砍柴;斧,指斧头;渔,指钓鱼用的网具;罾(zēng)
注释: 1. 赵真还先生别号半僧,索赠 2. 名于何自。云俗云僧俱未是。 3. 甚事名曾。仍旧还他号半僧。 4. 依然一我。唤马呼牛无不可。 5. 若说先生。还算无名是的名。 赏析: 这首诗是赵真还先生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他对世俗和僧人的超然态度。 1. "赵真还先生别号半僧,索赠":这是诗的开头,介绍了赵真还先生和他的号“半僧”。 2. "名于何自。云俗云僧俱未是。 3. 甚事名曾
诗句释义 1 独上帘钩看月明。 - 独自登上窗帘,观察明亮的月光。 - "独上帘钩":独自一人站在窗帘的挂钩处。 - "看月明":观赏明亮的月光。 2. 闲停小扇白罗轻。 - 闲暇时放下小扇子,白色罗衣随风飘动。 - "闲停":暂时停下手中的活动。 - "小扇":指手持的小巧扇子。 - "白罗轻":白色的罗衣轻柔飘逸。 3. 习习春风吹不断,翠荷擎。 - 阵阵春风拂面,吹不散绿色的荷叶。
【赏析】 词的上片,写闺中少妇惜春伤春。开头二句“怕春来,愁春去”,直抒胸臆。春光易逝,花开花落,人老色衰,青春难驻,是人之常情,何况是闺怨呢?“分付黄鹂留住”,是说把黄莺儿唤来留它住下,以期挽留住春光。然而,春光是不会因她的要求而停住的,因此,“留不住”是无可奈何之语。“恝还行”,即无可奈何地任其离去。这两句从反面表现了少妇对春天的依恋、惜春之情。 词的下片,写闺中少妇的寂寞苦闷和孤独感
诗句释义 1 晚掠云鬟上翠楼:描述一个女子晚上在翠绿的楼阁中,轻轻地梳理着云鬓。这里的“云鬟”指的是女子的头发,古代女性的发髻常称为“云鬟”。而“翠楼”则暗示了这座楼阁的美丽和优雅。 2. 腰肢娇小不胜秋:形容女子身材纤细、柔弱,似乎难以抵挡秋天的气息。这里的“腰肢”指代女子的腰部,“娇小”表示其身材瘦弱,“不胜秋”则暗示了季节的寒冷或秋天的氛围。 3. 明知无梦挑灯立,暗欲窥人趁月游
【注释】 1. 薄寒:指微凉。 2. 细雨连晨暮:指连绵不断的细雨,从早到晚。 3. 倚阑看:站在栏杆旁边观看。 4. 燕掠花梢过:燕子飞掠花的枝梢而过。 5. 屧响:鞋底击地的声音。 6. 小婢擎来:小丫鬟端来。 7. 屧:鞋子。 8. 半臂须添个:要添上半截袖子。 【译文】 秋天的天气渐渐转凉,西风吹着,带着丝丝凉意。早晨和晚上,细雨纷纷,不停地下着。我独自走到楼外,倚着栏杆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浮白随天上下,晴光与日戈矛: 这句话描述的是天空中白色的云彩仿佛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朗的阳光与太阳的明亮光线形成对比。这里的“戈矛”是形容阳光的光芒像兵器一样锋利和锐利。 2. 铺开白玉衬神州,放出骅骝驰骤: 这里用“铺开白玉”比喻大地,表示大地如同被铺设的白色玉石,展现出一种纯净和美丽的景象
【诗句解释】 1. 长店访刘峻度寓中:在旅店中拜访刘峻度的住处。 2. 适遇方孝标兄弟:恰好遇到了方孝标的兄弟。 3. 以清风镇宋娟诗见示:方孝标的兄弟将清风镇的宋娟的诗拿给我看。 4. 佳句不堪听:美好的句子令人难以忍受。 5. 墨迹犹新:字迹依然清晰。 6. 章台今属叱将军:现在的章台属于叱将军。 7. 相对厌厌空叹息,几个书生:我们相对无言,只能空发感叹。 8. 五岳忽崚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