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此为长调,上下片各有五十九字。 寻:访,寻问。 李乘六:即南宋诗人李曾伯,字乘六,号端甫,福建闽县人。 壬午:宋理宗绍定三年(1226)冬。 六七年来:自绍兴六年(1135)起至壬午年间,已六七年矣。郡城南路:指作者当时所在的建安府(治今福建建瓯)。 深卷: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寂然空户:寂静无一人居住。 绿壁蜗游:绿墙之上,蜗牛爬行。 清池鱼响:清澈池水中,鱼儿翻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金浮图》,全诗共七句。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秋三月,霜林丹缬:这是描述秋天的景色,霜白的树林,如同被染色一般,色彩斑斓,美丽而神秘。 2. 响落西风,乱飞如蝶:西风呼啸,落叶纷飞,仿佛有无数的蝴蝶在飞舞。这里的“乱飞”形象地描绘出了秋天的气息和动态。 3. 下奔流、天上驰轻楫:水流急下,仿佛可以看见天上的小船在疾驰。这里的“驰轻楫”形容水流之快
【注释】 满江红 有不得索酒独尽醉中漫书(壬午):这是南宋末年诗人陆游在壬午年所作的一首词。 以酒浇之,将傀儡、胸中干没:用酒杯浇灌一下,让那些像木偶一样的人儿,心中无所牵挂,任其飘忽不定。 更醉后、高呼天日:更加沉醉之后,大声呼喊上天和大地。 尔宜知悉:应该了解这些情况。 手笔生来粗有胆,头颅谁肯贫无骨:我天生就敢作敢当,难道你们这些人还怕贫穷吗? 怪年年、酷事案头萤,穷加厄
南湖桃李后,剩倚陌连寻,柳枝浓绿。 别浦回舟,昨夜老渔邻宿。 泽兰侵岸水,媚软瀫、暗芳萋足。 青影密、半覆鱼床,半迷沙曲。 烟景召心目。 尽陶写风流,不烦丝竹。 桨玩新萍,高情容泛爱,身画里、远山横幅。 聊自许、吟老江潭,醉醒俱独。 诗句注释: - 南湖桃李后,剩倚陌连寻,柳枝浓绿。 - “南湖”指南湖畔的桃花和柳树。“桃李后”暗示时间已经过了春末。“剩倚陌”表示诗人还在寻找道路
满江红 癸未秋日(壬午) 树不堪秋,微霜后、黄斯落矣。 问谁与吟者,江潭憔悴。 尝谓诗书终有尽,亦知草木无他意。 守孤云、故辙老饥寒,吾生事。 南山豆,犹能治。 东篱菊,毋忘醉。 叹玄之尚白,发今如是。 镜里一时啼面影,井中异代传心史。 闭衡门、却扫付馀年,文中子。 注释: 1. 树不堪秋:树木无法忍受秋天的到来。 2. 微霜后、黄斯落矣:在微霜之后,树叶都变黄了落下了。 3. 问谁与吟者
【注释】 过周宝山故室:经过周宝的山间旧屋。 物在人亡:物犹人,人亡则物也亡。指人已死、物已毁。 琴书几杖:指古时读书人的用具。 一一凄凉:一一,一个接一个;凄凉,寂寞冷落的样子。 留僧干麦饭,宿客冷绳床:留宿和尚,只能吃干粮;宿客冷床,只能睡绳床。 今已矣,更何望:如今已经没有希望了。 抚字泪浪浪:抚字,抚摸遗像;浪浪,眼泪流得很多的样子。 漫惊心莓苔过井,花月分窗:漫,徒然。 兰孙亦负幽芳
东风齐着力,春游(壬午)东风劲吹,万物复苏,大地回春。柳树温暖,随风摇曳;花儿寒冷,含苞待放,烟雾缭绕,宛如睡去。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都充满了生机。 柳暖风眠,花寒烟睡,渐索春饶。 柳树因为春风的抚慰变得温暖,仿佛在睡眠中享受着春天的恩赐。花朵在寒冷的春风中含苞待放,仿佛在梦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新开喉舌,莺燕始论交。 春天的到来,使得鸟儿们开始交流,莺歌燕舞,欢快地歌唱。 不信踏来青好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天高九月:天气高爽,秋意浓。 微霜:淡淡的白霜。 西风:秋风。乾啸林樾:秋天的树林中传来阵阵萧瑟的秋风之声。 客最先闻:诗人首先听到了西风的声音。幽离:寂静,孤独。陡作:骤然而起。 萧森时节:萧瑟寒冷的季节。空阶侧耳,索索冷知稠叠。重门:关闭的门。临倦枕;临近睡着的枕头。半梦扰惊蝶:梦中被惊动的蝴蝶飞来飞去,扰乱了诗人的睡意。昼短小窗:白天太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把握、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注意不要遗漏重要信息。 ①“一枝花”是七夕节的别称,郑子京招同谈黄浮屠闇伯小集,在壬午(782年)。 ②“露下高梧滴。一叶声相及。”高梧指梧桐树,古人常用梧桐来比喻朋友或恋人,“一滴露珠落在梧桐上,滴答作响。树叶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随风传遍四周”,写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 ③“凉含牛女思、报佳夕。”牛郎织女的故事
【注释】 ①一枝花:词牌名。 ②拟辛稼轩醉中作(壬午):以苏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为韵,写自己的田园生活。 ③重秫(shú):指重酿的美酒。 ④敝庐:简陋的住所。箕(jī)帚(zhǒu):用来打扫房间的竹器。 ⑤叹千古情高:感叹自己有千古难逢的志向和情操。 ⑥雨剪园中韭(fǔ):春雨将韭菜割下。 ⑦便:即使。蝼蚁槐南:蚂蚁在槐树下忙碌,比喻辛苦。 ⑧蒿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