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注释】 玉楼春:唐教坊曲名。词牌名。《乐章集》入“大石调”。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平韵。上片十句,下片十句,两结皆用三、四、六、七句为一句的叠字句。又名《春光好》、《玉楼春慢》。 河梁(jiāng liáng):桥梁。 星低驾:指星星在天空中渐渐隐没,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 花面琼光娇烛下: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花,烛光映照着她的脸庞。 东风:春风。 西子:西施的美称,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
【注释】 壬午:唐穆宗年号(822~826)。 芊绵:草木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暮春时节的美好景色。 上片起三句写景。“春过三月春将暮”,点明时令,渲染出暮春的气氛,也写出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心情。“脉脉芳尘时或聚”,写花落水面,燕子飘飞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光的绚丽和美好。 下片写情。“残香不入吟人句”,“残香”是喻指女子的体香,“吟人句”即咏诗
瑞鹧鸪 赵武昔花烛词(壬午) 风吐流苏丽彩霞。 珊瑚乘影冒烟纱。 月明宝婺双鸾镜,人隐香奁百合花。 夜鹊星河非女室,春风天水是郎家。 招灵玉燕低金锁,一曲桃夭报九华。 注释: 1. 风吐流苏丽彩霞:风中的流苏像美丽的彩霞一样飘荡。 2. 珊瑚乘影冒烟纱:珊瑚的倒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3. 月明宝婺双鸾镜:明亮的月光下,宝婺(月亮)和双鸾(镜子)映照出美丽的画面。 4. 人隐香奁百合花
瑞鹧鸪 同马巽倩水部,张深之金吾、陆嗣端职方、吴余常文学饮月断桥,戏为陈章侯茂才赠蒋、王二校书(壬午) 漏水迟更夜欲交。 枫林叶落响寒梢。 金樽酒影风前劝,红袖箫声月下教。 兰气含香随语散,眼波斜烛趁晴杪。 江南多少行春梦,剩取馀枝蛱蝶巢。 注释: - 瑞鹧鸪: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写景抒情,此诗即采用此种曲调。 - 漏水迟更夜欲交:指时间的流逝,暗示夜晚即将结束。 - 枫林叶落响寒梢
寻沈云友村居(壬午) 春天已经到来。 春风吹过柳条,如同剪刀剪裁。 蘋草沙洲散发出阵阵清香,软绵绵的。 晴天里细雨如丝,水面上的水气远远地升起,像一条白色的绸带。 燕儿穿着绿衣在浅水中嬉戏,小船窈窕袅娜,深入水中。 桃树之间隔着一重山,远处的村落显得模糊不清。 夕阳西下,林影映在西边的湖面上。 杜鹃啼叫,我独自愁思,不知路在哪里。 注释: 1. 河传:一种曲调名称,属于词牌名之一。 2.
【诗词】 鹧鸪天 金华怀家(壬午)败屋萧然蔓草添。 梦归犹自立茅檐。 琴魂挂雨秋淋壁,书鬼招萤夜入帘。 途次泪,归阮籍,门前柳亦待陶潜。 此身到处成羁旅,且向羊群老黑甜。 【翻译】 破败的房屋显得萧条荒凉,四周长满了野草。尽管我渴望回家,但仍然独自站在简陋的屋檐下。 我的琴魂仿佛悬挂在雨中,被雨水淋湿;而书的影子则在夜晚招引萤火虫,进入我的屋内。 路途中的泪水,让我想起了阮籍
【注释】 1. 浪淘沙:一种词牌名。又名“浣溪沙”、“小庭花”。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一三、二四句押韵。 2. 壬午:即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张泰阶: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竹巢:指《竹谱详录》。 3. 梦人间:梦中的世界。 4. 日月回圈:指日出日落,循环往复。 5. 酒寄一瓢单:指饮酒自娱,过着隐居生活。 6. 卖药修琴:卖药谋生,修习琴艺。 7. 随处住
望江南,又名“秋怨”,是一首表达对秋天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春日恨,未若到秋浓:在春天的时候,诗人感到的忧愁没有秋天的深厚。春天虽然美好,但相比之下,秋天的色彩更加浓烈,情感也更为复杂。 2. 芦渚依然如絮白,风林不是为花红:芦苇丛中的景象仍然保持着初春时的洁白,而风中的树林却不是为了花朵的美丽而存在。这里的“絮白”和“花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鹧鸪天·同相又予、邓玉树游禹陵绝顶风烟隔世情。 游人象外俯空青。 浓花如幛迎佳妓,枯木为堂坐老僧。 林气淡,雨丝明。 山钟知午语星星。 攀危更出层檐望,但有弥天日月灯。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 相:指诗人的朋友。又:表并列关系,和某人一起。 又予:即相又予。 邓玉树:作者的友人。 禹陵:位于今浙江绍兴,是大禹治水的陵墓,这里代指大禹。 壬午:即元贞五年
【注释】 山中寻沈道士(壬午):山中寻找隐居的道士。壬午:宋孝宗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沈道士:即沈遘,字子高,号东堂老人,浙江仁和人。绍兴进士,历官秘书郎、监察御史兼侍讲,为孝宗赏识。淳熙八年(公元1175年)除秘书丞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劝谏遭贬谪。 踪:足迹。烟霞:雾气与云彩,形容山野之景。 路远溪斜:路途遥远,山路弯曲。 光风生草生芽:微风吹来,草木生长。 古洞云深无觅处:古代的洞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