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注释】 迎春乐 少女(壬午) 掠香鬟,新剪云为式。(少女的发髻上插着鲜花,就像一朵云朵。) 艳自取,东风格。(艳丽的美姿,如同春天里的花朵。) 背人私语凝魂立。(偷偷地对着别人说话,使听者感到吃惊。) 想近日,情初识。(最近,我们才相识。) 倦体任纤衣无力。(我身体疲乏,衣服也显得没有生气。) 眉黛写,远山丛碧。(眉毛像画一样美丽,远山如青翠的山峰。) 索镜移时沉照,每笑花非色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杭州任官,他看到山明水秀,风和日丽,十分高兴。但是,官场险恶,权臣当道,使他不能畅快地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于是,他写下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 前两句“山入余杭称秀甲。一路看山云影拔。地偏风厚古无争。官亦静于僧。”写诗人初到杭州时看到的自然景观,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感受:这里的山水风光秀丽甲于江南,但因地处偏僻,远离京城,所以没有受到朝中权臣的侵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画面。 第一句“斜照骎骎半下墙”,描述的是夕阳斜照在墙上,光线逐渐倾斜向下的景象。这里的“斜照”和“半下墙”都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让人感觉到一种平静的氛围。 第二句“桐立空阶影长”,描绘了梧桐树的影子在空荡的台阶上延伸得非常长。这句诗通过“桐”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独。 第三句“小栏杆曲暗闻香”
怨王孙·梅(壬午) 水远云晓,烟飘雪袅,素守枝寒,香容萼小。飞去鹊羽惊人。带微春。 注释: 1. 水远云晓:指天色已晚,云雾缭绕,天色渐明。 2. 烟飘雪袅:形容梅花的香气如烟雾般缥缈,如雪花般飘渺。 3. 素守枝寒: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坚守枝头,不畏严寒。 4. 香容萼小:梅花的花瓣娇小玲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5. 飞去鹊羽惊人:形容梅花盛开时,如同鸟儿展翅飞翔,惊动了人们。 6. 带微春
翻译: 少年游,在春风中骑马疾驰,意气风发。 春风中,穿着锦绣的马甲,与佳人共度时光,马鞭挥舞,马蹄声响彻天际。 遇到熟人,眼神交流,当垆(酒铺)时,与人嬉笑,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柳絮漫天飞舞,桃花随水漂流,仿佛在表达一种轻浮的情调。 注释: - 银鞍绣障:指装饰华丽的鞍子和遮挡物。 - 谁家年少:问句,询问谁家有这样年轻貌美的人。 - 锦袖:形容女子穿着色彩艳丽的衣袖。 - 往来驰道
南歌子(壬午) 衰草横千里,笳声动九边。 处堂高燕梦恬然。 哭者谁与贾传,载空言。 制胜宁无策,连兵已有年。 黄金如斗肘间悬。 几见绿林豪客,画凌烟。 注释: 1. 衰草横千里:意思是说枯萎的草长满了千里。 2. 笳声动九边:是指北方边疆上传来的胡笳声。 3. 处堂高燕梦恬然:意思是说在华丽的厅堂里,人们沉浸在安逸的梦境中。 4. 哭者谁与贾传,载空言:意思是说什么人能够为死者哭泣
少年游 别 春鸡梦里,晨星马上,催起下红楼。 短檠残烛,荧荧风泪,朁我急离愁。 不堪今日,可怜昨夜,馀暖思香篝。 乱山如浪去无休。 何处送人游。 注释: - 春鸡梦:春天的早晨梦中听到鸡叫 - 红楼:古代女子在闺房中读书的地方 - 短檠残烛:用烛台点燃的蜡烛快要熄灭 - 风泪:风中带泪的样子 - 朁:惊扰、打扰 - 不堪:不能忍受 - 昨夜:前一天晚上 - 何处送人游:不知送别人的去向 赏析:
《应天长·晓起》是一首宋词,作者是柳永。 【注释】 1. 春窗:春天的窗户。 2. 梦轻难做:梦中的情节难以轻易地实现。 3. 庭鸟:庭院里的小鸟。 4. 侵寒:受到寒气侵袭。 5. 展幽步:展开悠闲的漫步。 6. 残花:凋零的花朵。 7. 新杂絮:新生的细碎的棉絮。 8. 昨夜醉眠何处:昨天晚上喝醉后睡在了哪里? 9. 目断:眼力不济,看不清楚。 10. 玉人:美女。 11. 佳期
【注释】 壬午:宋徽宗政和六年。 秣陵:今南京市秦淮区,古名金陵。 泥人儿:指木偶戏中的人物。 南楼:指南宋都城临安的御苑中的行宫,在今杭州西湖之南。 【赏析】 《春江路 京口留别》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离别时所见景物,抒发了作者离愁别绪。下片写自己进退两难,魂不守舍,思念故土之情。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委婉动人
湖光潋滟,柳色青青。此景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水墨画中。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释: - 长堤十里笼莺去:“长堤”指的是长长的堤岸或河岸,“十里”形容其长度,“笼莺”则描绘了黄莺在堤上飞翔的景象。这里的“笼”字形象地描绘了黄莺展翅飞舞的情景,而“莺去”则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和自然的复苏。 - 野水初生侵柳路:“野水”指自然流淌的河水,“初生”表明其刚出现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