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
丁香结灯花和衎石,窥幕蛾轻,缀窗萤小,烟影玉荷低衬。是几番风信。恰唤起、细朵盈盈红晕。似华还似萼,妆台倚、笑靥未稳。无端三点,两点惯向绡帏偷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闺房图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娇羞。 丁香结灯花:丁香树上的花朵已经结满,就像灯花一样。这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将丁香树上的花朵比作灯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丁香树的繁茂景象。 窥幕蛾轻,缀窗萤小:透过窗户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赏析。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三姝媚”是这首词的标题,也是全词的线索。 第一句“交枝红在眼”:形容花枝繁茂,颜色鲜艳。“眼”字写出了花朵繁多,色彩艳丽的特点。第二句“荡廉波香深,镜澜痕浅”,写水波荡漾,花影摇曳。“荡”字写出了水流的动态;“涟漪”一词写出了水面的静态。第三句“费尽春工
吟香路。重认泪点娟筠,唾痕芳树。依然咫尺天涯,断魂絮影,知他甚处。信音伫。还是坠蛛尘网,半捎窗户。无聊强揩红笺,醉来试倩,流莺寄语。 注释:在香气弥漫的路途上,我再次认出那些曾经洒落泪水的泪痕和斑驳的竹枝。虽然它们似乎近在咫尺,却又如天涯般遥远,令人心碎,只能看到随风飘舞的柳絮影子,却不知它现在究竟在哪里。我等待着那个能给我回信的信使,他就像一只蜘蛛,在蛛网上忙碌着,半遮着我们的窗户
念奴娇·己卯五月初四日,集贤院池上忆壬申丙子与琴南两度游此,用白石韵 荷花深处话闲云,曾约同舟仙侣。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江南水乡,细竹小簟,坐稳横塘雨。相思赋就,画屏多少新句。 笑我尘鬓丝丝,回澜照影,花里频来去。半枕圆波,鸥外梦、空到沙汀烟浦。钓线垂风,吟鞯倚月,谁解留人住?微茫雉堞,柳边愁认归路。 注释: 1. 己卯: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 5. 壬申
【注释】 蟾蜍:指月亮。晕脂痕犹新,粉光初砑:形容女子的妆容新鲜娇美。翠斫妆楼,比石桥新月:用翠羽修整装饰的妆楼上,好像新月挂在石桥上一样明亮、美丽。比,比喻。石桥新月:指月光皎洁的石桥。自矜声价:自以为很有名贵。声价:声誉与价值。斗叶闲情:即斗叶清欢(斗叶:斗篷)的闲情逸致。象管、鸾笺:指书信等物。象管:象牙制成的笔筒。鸾笺:凤凰鸟羽毛制成的信笺。消夜:消磨时间,消遣夜晚的时光。悄灸红丝
三姝媚己卯中秋 清辉逐渐显露。几次圆月期许禁制他人仰望,绛霄之人盼望。盼望到良宵,露华啼湿,一规珠汗。镜彩分明,忆路隔、银桥曾见。竟夕相思,青嶂魂迷,玉楼吟倦。 何处霓裳歌按?但药杵声停,粉奁妆换。困倚天香,赋旧情争被,晓风吹断。破斧谁携,空暗结、吴郎秋怨。望里山河小影,轮孤梦短。 【注释】 1. 三姝媚:宋词牌名,《清平乐》的别称。 2. 己卯:指宋宁宗庆元二年(西元一一九六)。 3. 澄辉
注释: 瑶花:指梅花。吾亭:我的亭子。偶:偶尔,偶然。谈:谈论。汴中春:汴京的春天。觉菜之美:觉得荠菜的味道很好。余不尝此味亦十载矣:我十多年没尝过荠菜,但已忘记了它的味道。 雪残近陌:雪花飘落在路旁。压担泥香:压在肩上的积雪散发出泥土的香味。记腰镰亲觅:记得自己曾用镰刀去寻觅。腰镰:腰弯着的镰刀,这里指用镰刀割取荠菜。 鲜芽破冷:新鲜的嫩芽冲破寒冷,冒着寒气生长出来。新翠剪、几缕冰痕犹湿
【注释】: 催雪:催促雪来。 罨(yǎn): 覆盖。 灯晕半花: 灯火映照在窗纱上的半圆形花影。 屏背: 屏风后面。 语冷宦心情: 说话冷淡,官气十足。 竹深门闭: 竹子郁郁葱葱,门关得紧紧的。 客似寒鸦瘦影: 形容客人像寒冷中的老鸦一样消瘦。 银云底: 指天边的乌云。 冶游: 游玩、寻乐子。 燕市: 指京城里的市场。 分襟: 离别。 搴袂: 撩起衣服。 朔雪: 北方的雪。 关山岁华: 关山岁月
【解析】 此诗为作者于建炎二年(1128)春在建安所居所作。首联写春天的景色,“三春景”暗指初春时节,“漾空蒙”写春光明媚。颔联描绘了春日景象,“絮飞时”“弄琐窗烟冷”,描写出春日里的柳絮飞舞,窗户上飘着袅袅轻烟,渲染了春日的氛围。颈联写燕子剪开轻丝,将帘子吹动,却难以定格;尾联则通过“莺啼”、“绿杨”、“红杏”、“桃李”等春天景物的描写,烘托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 真珠帘春影
【注释】: 带水何心说故乡。隋堤秋色夜传觞:带水的,无心去说故乡的事;隋堤的秋天,夜色里传来酒杯相庆的声音。 可堪衰柳玩清霜:怎堪忍受那衰老的柳树在寒冷的月光下玩弄着清冷的霜。 仙手有人抛月斧,通眉无句觅诗囊:仙人有神妙的手法,可以随手抛出像月亮一样的斧头,诗人也有通达的眉宇,却找不到一句能表达自己的诗来装进诗袋。 禁他冶叶不凄凉:禁止他冶艳的花枝不去显得凄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