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儒
诗句: 春色俄看到枳花,江东行客理归艖。 1. 诗意解析: - “春色俄看到枳花”: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的景色中意外看到了枳花,表达了一种惊喜和偶然性。 - “江东行客理归艖”:描绘了一位来自江东的旅人在整理船只准备回家的情景,反映了行者的归乡之思。 2. 词句注释: - “春色”指春天的景色;“俄看到”表示突然或意外地看到;“枳花”是一种常见的春季植物,其花朵形状独特。 -
踏莎行·赏菊 燕子初归,芙蓉乍老,苍苔院落桐阴小。一帘疏雨晚来晴,繁香不断寒花袅。 著谱人非,餐英事杳,风流未必今时少。且须痛饮读离骚,灵修岂肯捐芳草。 注释: 1. 燕子初归,芙蓉乍老,苍苔院落桐阴小。一帘疏雨晚来晴,繁香不断寒花袅。 - 燕子:此处借指秋天的归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美好和生机。 - 苍苔院落
诗歌逐句释义 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 - 太华峰头夜半过:描述诗人在夜晚时分,站在太华山的高峰上,体验着山中寂静而深沉的美。"太华峰头"指代了高耸入云的太华山,是诗中的地点标志。"夜半过"则暗示了时间的深夜,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 铁船摇荡玉池波:这里的“铁船”可能指的是用铁打造或装饰的船只,它在水中行驶,与“玉池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玉池波"形容水面清澈、波光粼粼
【注释】 转应曲:宫调名,属双调,三十六字,四句。 金井:铜制的井口,泛指井。 金井,金井,梧叶银床露冷。千门万户砧声,北斗城头月明。 梧桐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井边银床闪着寒光。家家户户都在赶制寒衣,北斗星在夜空中明亮地闪烁。 明月,明月,偏照旅人华发。 皎洁的月光,照着行路的人,映出他满头的白发。 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人思乡的作品。诗以“转应曲”为题,是说这诗是应景之作。开头两句写景
诗句如下: 方壶圆峤月初生,海色如银万顷明。 一片彩云当面堕,东华童子召飞琼。 接下来为您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方壶圆峤月初生,海色如银万顷明。 一片彩云当面堕,东华童子召飞琼。 2. 逐句解析: - “方壶圆峤月初生”:描述的是月亮在清晨刚刚升起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海色如银万顷明”:形容海面的颜色像银色一样,广阔无垠,光芒四射。 -
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其一) 戏抛白凤下清冥,黄鹤楼头雨正晴。 十八女郎歌劝酒,人间谁识是龙精。 注释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在黄鹤楼头饮酒的场景。他戏弄着一只白凤,飞向清澈的天空,与天地为伴。黄鹤楼头的雨正在下雨,但仙人并未受到影响,依然欢快地饮酒。他邀请十八位女郎一起唱歌劝酒,她们的歌声悠扬动听。然而,在这人间仙境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和识别这位仙人的真正身份呢?他究竟是天上的神仙
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 岁月流转,怀旧之情浓于酒 1. 一别良常岁月赊,茅君相念寄瑶华。 2. 五云阁吏无人换,犹是当年蔡少霞。 赏析 《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是一首充满怀旧与思念的诗歌,诗人以杨铁厓为引,通过描绘自己对故人深深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深深留恋。诗中的“茅君”和“瑶华”都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感的象征物,它们代表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解析】 “自兴县”三句:写诗人在自兴县到保德州途中的所见。“缘崖狭径半空行”是说沿着山崖上的狭窄小径行走,在半空中行走。“瞰川原梦亦惊”是说看着眼前的平原和河流,连做梦都感到惊异。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险的担忧。“疏树带烟低若荠”是说稀疏的树林中带着烟雾低低地像小野草。“方塘涵水小于枰”是说方塘(池塘)里的水流小得就像棋盘一样。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沿途景色的优美
读东汉外戚传 王鸿儒诗作赏析 原文及译文 《读东汉外戚传》是明代王鸿儒所作,其内容涉及对汉末外戚的评论。通过此诗,我们可以窥见王鸿儒对于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看法。 诗句释义 1. 金貂赫奕侍中家: 描述一位身着华贵金貂的官员,家中显赫。 2. 恩托椒房宠莫涯: 指受到皇帝宠爱至极,无人能及。 3. 连苑高楼临紫陌: 连苑中的高楼直临通往紫陌的道路。 4. 倾城名妓按红牙: 城中出名的女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京华秋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漭漭黄云覆白沙,铁衣万骑迫中牙。 - 茫茫的黄云覆盖着白沙,铁甲骑兵如同千军万马般逼近京城的要害之地。 毡裘逾漠烽才息,虎帐传餐士不哗。 - 蒙古的毡毛之裘越过边境烽火刚刚熄灭,将军们的帐篷中传来的战歌士兵们没有喧哗。 金矢射糜寒碛远,玉鞭盘马夕阳斜。 - 金色的箭矢射出寒冷的沙漠远处,玉石的马鞭在夕阳下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