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注释】 住山:隐于山林。 意良静:心志十分宁静。 自尔:从此,即这样。 去人远:远离尘世。 惟:只。 贪养:贪恋。 怀抱:指胸怀。 逝:逝去。 所:代词,指代所得之物,也指所得到的东西。 浅:少,少的分量。 处逸而待劳:处在安逸的时候,等待劳累的时候。 善遣:妥善安排,妥善处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深山时所作,表现了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译文: 十一月四日,开始乘坐飞机。 发明利人的工具,却用来杀人。 这不是人性的恶,而是由于种因造成的。 如果能纠正根本,万物自然相亲。 一定没有强者欺凌弱者,何必用武力假仁? 设立险阻保卫国家,旧的策略难以重陈。 空中常常来往,四海如一家。 智者创造事物,才知道天帮助人民。 王道是信荡荡,请看行为相同的人。 注释: 1. 始乘飞机:开始乘坐飞机。 2. 利人斯制器:为利人而制造工具。 3.
题飞鸢海日 匹夫志难移,复国一反手。 夸父化为禽,犹与日竞走。 注释: 匹夫:普通男子 志难移:意志坚定,难以改变 复国:恢复国家 一反手:轻而易举地 夸父:神话中的巨人,传说中追日的巨人 化为禽:变成了鸟类 犹与:仍然,也 与:和 日竞走:与太阳一起竞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英雄气概和决心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普通男子,展现了他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决心,即使是面对强大的对手
【注释】 宪有之:指《赠宪有之》这首诗。 “忠贤久赍志”:忠贤,指奸臣魏忠贤;赍志,怀有志向,这里指忠贤的野心。 “哲肆各超特”:哲和肆,指奸臣魏忠贤;超特,超出常人。 “吁嗟此何时”: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局面? “为国当尽力”:为国家应当竭尽全力。 “少康初在虞”:少康是商朝末代君主,名叫仲虺,字子俞;虞,古代诸侯国名;见君窃叹异,指我私下里感叹少康的才能出众。 “风骨果遗直”:风骨
【注释】 夜起:在半夜里起床。 万物先:指万物开始时。 向明:迎接着光明。 得天:得到上天的恩泽。 衰残:衰老,残败。 何足叹:不值得叹息。 皦日:明亮的太阳。 窗前:窗户旁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早起迎着晨光欣赏自然美景的诗。首句写“夜起”,次句写“向明得天”。诗人以自然界万物的诞生比喻自己的觉醒,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三、四两句写诗人看到清晨的曙光,感到十分欣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写了一处名“暇谷”的幽静地方,并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暇谷”为题,从多方面描绘了这个山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幽静地方的喜爱之情。 1. 云峰山中白驹谷,中岳先生吟不足。 注释:在云峰山里有个白驹谷,中岳先生在这里吟诵,声音却不够响亮。 2. 此山近市绝世尘,谁抱遐心止山麓。 注释:这座山离城市很近,几乎可以隔绝尘埃
【注释】 人日晚霁和宝瑞臣:人日即人的生日,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和宝瑞臣即和宝瑞臣一起饮酒赏菊。 知存岂必兼知退?见浅何缘喻见深。 倚伏孰能穷世变,废兴端欲契天心。 辽东人日寻吾党,星浦斜阳换暮阴。 但饮莫论眼前事,廋词聊能托微吟。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写于其友人与同好相邀饮酒之际,表达对时政的看法。 首联“知存岂必兼知退,见浅何缘喻见深
【注释】 (1)卓君庸:即卓文君,西汉时蜀郡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2)笔九法:指作画的九种技法,即高古游丝、铁线、兰叶、行云、飞鸟、惊兽、渴骥、焦墨、水墨。 (3)离娄公:古代传说中的圣人孔子(孔丘),字仲尼,一说名丘,字子路。 (4)规矩:比喻法度、标准。 (5)神妙:神奇美妙。 (6)造车合辙:比喻做事合乎法则。 (7)旧传八法:相传有八大画法。 (8)疑子偶得如有天
王君九求题其十四世祖明王文恪公的《洞庭两山赋卷》,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敬仰以及对祖父作品的赞美。 诗人以“具区之薮吾未游”开篇,这里的“具区”是指太湖,而“薮”则是指湖泽之地。诗人表示自己尚未亲自游历过太湖,因此无法完全领略其美景。接着,“两山戏湖如双虬”描绘了太湖中两山相依的景象,如同两条蛟龙在水中嬉戏,形象生动。 诗人用“震泽先生赋其状,何异浩渺拿扁舟”来赞美祖父的作品
诗句释义: 1. 廿年隐海滨,读《易》忘其老。避乱复居辽,植果守荒岛。:二十年来隐居在海滨,读《易经》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躲避战乱后又回到辽地,在荒凉的岛上种果树。 2. 诸孙各勤学,玉立尽国宝。知子非忘世,作计不草草。:他的子孙们都勤奋学习,个个如同美玉一般,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知道孙子们不是忘记世事,而是慎重地考虑,不会匆忙行事。 3. 狂夫来一饭,放眼穷苍昊。出门勿相笑,动静或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