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庚
乙未正月,我弟弟棹着小船,到西溪的深处去游览,到了愁绝的地点,无法前行,只好在溪边的树下休息。这时有两株榕树非常奇异,清幽的树荫可以遮住数十张榻子,水东的老人曾经在这里饮酒。 杨梅溪边柳树初黄,荆竹冈头日正长。 独木小舟轻似纸,一尊促席稳于床。 树从坡上去无人识,水从山里来带药香。 应有居民解秦语,为言昭代好还乡。 注释: - 乙未:农历年份,此处指乙未年。 - 正月:农历新年,此处指正月。
注释: 细细敲门细细应,老翁方曲昼眠肱。 鱼陂旧种千头鲙,桑径新窠十亩缯。 菜足尚堪分地主,米馀翻欲供邻僧。 平生雅有乘桴兴,咫尺沧溟去未能。 赏析: 闲居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二首,写于公元76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春天。这组诗通过描写作者与邻里、亲友的交往,反映出他当时虽已辞官家居,但依然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心情。 细细敲门细细应,老翁方曲昼眠肱。 鱼陂旧种千头鲙
诗句原文及译文: 武陵仓卒记他时,我独南翔子北飞。 觑过几多归后事,相看仍是别时衣。 注释与赏析: - 武陵:此处指代诗人的故乡或某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暗示着某种离别或回忆的情绪。 - 仓卒:形容事情匆忙、急忙的样子。在这里可能表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 我独: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 - 南翔子:可能指的是南方飞翔的鸟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向往和自由。 - 北飞:与“南翔子”相对
闻勾景山补周至丞仍闻学道有得以诗调之发万里一笑 人言周至似江湖,莫对丞哉叹负余。 别后耳根无正始,向来纸尾得黄初。 可怜鬼谷纵横口,今读神溪缥白书。 臣朔许长钱许少,何当天子念公车。 注释: 闻勾景山补周至丞仍闻学道有得以诗调之发万里一笑 听说勾景山补任周至县的县丞,同时听说他在学问上很有造诣,用诗来表达这种感情,让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他的内心喜悦。 人言周至似江湖,莫对丞哉叹负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有感示舍弟端孺》。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附上赏析。 1. 一出湟关五见梅,愚忠几欲伴黄埃。 译文:一出湟关,五次看见梅花,我那愚昧的忠诚就像黄土一样默默陪伴着我。 注释:湟关,古时指今青海、甘肃一带。梅,这里比喻忠诚。 赏析:首句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湟关口后,在异乡看到梅花的感慨,以及自己对国家忠诚的情感。 2. 弟兄手足穷孤竹,母子肝肠泣老莱。 译文
次勾景山见寄韵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注释: 1. 此生正坐不知天:此生,这里指我。正坐,正好坐着。不知天,不知道天地的奥秘。 2. 岂有豨苓解引年:豨苓,即猪苓,一种药材。解引年,能够解除衰老的困扰。 3. 但觉转喉都是讳(hài):只感到喉咙转动时都有忌讳,不敢大声说话。 4.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任景初、端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长安的怀念。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大观四年春吾与友人任景初舍弟端孺自蜀来京师至长安时方寒食吾三人相与戎服游九龙池饮酒赋诗乐甚是岁吾迁岭表明年景初亦谪江左忽忽数岁皆未得去寒食无几念念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大观四年春天,我和我的朋友任景初以及他的舍弟端孺从蜀地来到了京城,到了长安后,恰逢寒食节。我们三人穿着戎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夜闻蜑户叩船作长江礧,欣然乐之殊觉有起予之兴因念涪上所作招渔父词非是更作此诗反之示舍弟端孺 - 注释:夜幕下听到蜑户敲打船舷唱着长江的曲子,我内心喜悦,这让我重新思考了我之前写的《招渔父词》,感觉这不是我想要表达的内容,于是决定重新创作。 2. 当年无奈气狂何,醉檄涪翁弃短蓑 - 注释:当年我由于心情狂放不羁,竟然醉酒后向涪翁(指唐代诗人李白)发出檄文
长沙竹笋闻名于天下,最大的可以达十斤重,味道鲜美而不冰冻。我过去渡湘江时欲作诗但无暇,现在我再次经过此地,用这首诗来酬答你。 地入长沙不要觉得卑下,竹笋直径只有一尺却很相知。 九重天宫才复金门籍,万里之外先参玉版师。 离别多月真辜负口齿,徘徊数月未妨脾性。 渭水风味怎能相比,中有离骚九辩之辞
北风连续刮了几天,天气寒冷至极,我寄给郑潮阳。 山前的腊雪仿佛纷纷扬扬,当风吹过南边的边界时,那里的村庄都被雪覆盖。 瓮面上无法容纳存有的酒,床头几乎要被烧着的桐树所惊醒。 园林里呼唤跳舞的人知悉自己年事已高,窗户边奔跑的感觉让人感觉眩晕昏沉。 距离郑潮阳只有咫尺之遥,却如同五裤国的距离般遥远,可能分给我一些温暖的衣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