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祖皋
谒金门 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日高帘影碎。 暗解鸳鸯罗带。独立晚风谁会。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凤衔杯”、“锁离愁”、“玉漏迟”等。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 寒半:指初春时节,气候渐暖但尚未完全回暖。 斜掩:轻轻遮住,形容女子娇羞的样子。 柳眼:指柳树发芽的嫩芽。 桃欲醉:桃花盛开得非常旺盛,仿佛快要喝醉了一般。 日高:太阳升高
诗句释义: 兰棹举。相趁落红飞去。一隙轻帘凝睇处。柳丝牵不住。昨日翠蛾金缕。今夜碧波烟渚。好梦无凭窗又雨。天涯知几许。 译文: 在清晨的微风中,我乘坐着小船划桨前行。水面上飘落的花瓣随风而去,就像我们之间的缘分一样难以捉摸。我站在船头,望着那一片片飘落的花瓣,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突然,我看到远处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小亭子,亭子的窗户半掩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故事。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要分析诗歌的体裁,注意作者及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并据此进行赏析。 词的上阕写闺中人孤独寂寞之状。起两句是说,室内帘外
谒金门 罗袖褪,短鬓独搔谁恨。叶叶秋声风衮衮,万端心一寸。 钗凤镜鸾谁问,想见粉香啼损。倩尽飞鸿终未稳,夜来寒陡顿。 注释: 罗袖褪:指罗制的衣袖已经褪色。短鬓:指头发变白了的鬓发。谁恨:指有谁来恨。 叶叶秋声风衮衮: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如同在翻滚。万端心一寸:指心中有许多念头,但只有一寸长。 钗凤镜鸾谁问:指不知道谁问。钗凤镜鸾,都是古代女子的首饰。谁问:指不知道是谁询问。 想见粉香啼损
【诗句释义】 谒金门: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以词的形式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闲院宇:院子空旷,没有热闹的喧嚣。 独自行来行去: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来回走动。 花片无声帘外雨:外面下着细雨,而院中的花朵却没有任何声音。 峭寒生碧树:树木由于寒冷而显得十分挺拔,生机勃勃。 做弄清明时序:清楚明了地了解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料理春酲情绪:整理春天带来的不适情绪,如酒醉、头疼等。
谒金门 闲睡足。冰柱乱敲寒玉。簇簇庭阴嘉树绿。晚蝉声断续。 一雨藕花新浴。香破小窗幽独。重理焦桐寻旧曲。隔墙风动竹。 注释: 1. 谒金门: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多用于表达情感或描绘景色。 2. 闲睡足:意为悠然自得地睡了一个好觉。 3. 冰柱乱敲寒玉:形容冰块在水里撞击发出的声音像是敲击着冷冽的玉石。 4. 簇簇庭阴嘉树绿:庭院中的树木郁郁葱葱,显得十分美丽。 5.
【注释】: 1. 谒(yè)金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进士,曾官左拾遗。 2. 香漠漠:香气弥漫、浓重。 3. 低卷水风池阁:轻轻摇曳着水面上的荷花亭阁。 4. 玉腕笼纱金半约:手腕如白玉,裹着薄纱,金镯子在半空中摇曳。 5. 睡浓团扇落:扇面上画着的美人睡着时的样子。 6. 雨后凉生云薄:雨后天空清朗,云层变薄。 7. 女伴棹歌声乐:船里的女子唱着歌曲,声音悠扬。 8. 采得双莲迎笑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本诗首句写风雨无常,帘幕移动;次句写雨过天晴,林塘新绿,燕子归来;第三句写翠袖玉屏金镜,日薄绮疏人静;末句写酒意未消,鸟啼花落,心事满怀。 【答案】 译文: 风雨不定,把帘子移开又移来。一场大雨淋净了林塘的新绿,杏木的梁上归来的燕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乌夜啼·西湖》。 译文: 暖风吹过,水面泛起微微波纹,雨丝飘飘,蒙蒙细雨洒满湖面。我穿着单薄的衣服,戴着帽子,在西湖边散步。花香扑鼻,春意盎然。 斗草时,我撩起衣服让翠绿的衣裳被雨水打湿。秋千上,我瞥见远处的花絮如火一般飞落。因为天气渐长,所以我不愿意喝酒消愁。我站了很久,直到海棠花风停歇。 注释: - 漾暖纹波飐飐:水面因暖风而泛起波纹。 - 吹晴丝雨蒙蒙:
【解析】 本题为综合分析鉴赏题。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句,把握诗人的写作意图及表达技巧;接着对关键词进行解释,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以及表达的主题等方面赏析。 “夜雨灯深”一句中“深”字写出了夜雨的连绵不断,暗示着主人公心中的忧愁;“春风寒浅”一句中的“寒”字则写出了春日之暖,反衬出主人公心中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