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集之
【诗句释义】 1. 古树发奇葩:古老的树开出了奇异的花朵。 2. 问是何花不是花:在询问这到底是花还是非花。 3. 疑是素娥丹鼎熟:像是月亮中的嫦娥用丹炉烹煮过。 4. 朱砂:朱红色的颜料,这里指花瓣。 5. 抛向枝头作绛霞:花瓣飘落下来,像红色朝霞一样。 6. 谁种故侯瓜:是谁种下了这个“故侯瓜”。 7. 冷落人种真可讶:这种植物被人种植得这么冷清,真是让人感到惊讶。 8. 造化颇嫌秋意澹
【注释】 ①龙蛇:这里形容松树枝干苍劲,枝干如龙蛇般蜿蜒盘旋。张爪:指松树的枝条向上伸展,像张开的爪子一样。攫空蒙:抓取着天空中的云气。 ②碧汉:指银河。漾青铜:泛动的银色波光。 ③飞来:从天上飞来。海上双栖鹤:指一对白鹤在海面上翩翩起舞。婆娑:指舞蹈姿态优美。 ④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琼宫:美玉砌成的宫殿。近远:指距离远近。 ⑤藤萝袅袅:即藤萝缭绕。系条松:指松树枝条被缠绕。 ⑥带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清雅的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句解析: 1.泠泠清响发遥岑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清响:指松风的声音。遥岑:远山。这句描述松风从远方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穿透山峰。 2.取次入寒衾 - 取次:随意,不拘泥。寒衾:寒冷的被子。这句描述松风随意进入寒冷的被窝。 3.三更正稳幽人梦 - 三更:深夜十二时左右。幽人:隐居的人。梦
南乡子 其一 咏红叶(壬午) 隔岸看奇峰。 雨后胭脂一色同。 检点峰头三百树,通红。 半是棠梨半古枫。 落照水之东。 历望人家共几重。 便是佳人清晓立,青铜。 满点丹唇向碧空。 注释: 1. 隔岸:隔着水面。 2. 奇峰:奇特的山峰。 3. 雨后胭脂一色同:雨后山峰被雨水打湿,颜色变得一致,就像涂了胭脂一样。 4. 检点:审视、观察。 5. 三百树:形容数量之多。 6. 彤:红色。 7.
【注释】 雕:雕刻。 梅颗:梅花的果实。 拈来:用手指拈取。 惯:习惯于。 攒(cuán):聚拢。 贪:喜欢。 倚阑:靠在栏杆上。 香生手:手上沾满了梅花的香味。 枝上有啼鸠(jiū jū):树枝上有一只喜鹊在啼叫。 弹丢:把喜鹊当作弹弓打掉。 【赏析】 这首咏物词描写了美人食梅的情景,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美人吃梅图。全诗语言清丽自然,形象鲜明生动,构思新奇巧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吃樱桃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佳人本是樱桃口。 - 注释: “佳人”指的是美人,“樱桃口”比喻其唇形娇小如樱桃般可爱。 - 赏析: 此句开篇即以“樱桃口”形容美人的嘴唇,既形象又富有诗情画意,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她那诱人的红润之美。 2. 樱桃入口相涵受。 - 注释: “涵受”意为接受、容纳,此处形容樱桃入口时的感觉。 - 赏析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春。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归朝欢”、“玉楼春”等。 即事:眼前之事。此指作者所见之景。 无事:没有事情。 日未穿窗:太阳还未照进窗户。 莺唤起:黄莺唤醒了春眠的鸣声。 刚欲敲诗:正准备写诗时。 庭花:庭院里开放的梅花。 好句:优美的诗句。 风雨模糊:被风雨吹打得模糊不清。 若引邸抄便俗人:如果引用邸抄,便是庸俗之人。 【赏析】
南乡子 其三 咏红叶(壬午) 翠嶂变丹崖。 乌桕鸡枫斗丽华。 秋水正同天一色,难遮。 孤鹜前头是落霞。 略略点霜花。 辞树归根向水涯。 怨女拾来颠倒看,名家。 好句题愁愁转加。 注释: - 翠嶂:绿色的山峰。 - 变丹崖:色彩变化,由绿色变成红色。 - 乌桕(jī)鸡枫:指的是秋天的枫叶,乌桕和鸡枫都是秋天常见的树种,它们的叶子在秋天会变成红色。 - 斗丽华:形容这两种树叶的颜色鲜艳美丽。 -
注释: 鉴湖双桨樟亭渡。鸿雁征南人北去。 珊瑚鞭影斜阳暮。多少梅花驿路。 译文: 在鉴湖边划着双桨,穿过樟亭渡过溪流,就像大雁向北飞去。夕阳斜照,鞭梢的影子映衬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有多少的梅花在路上。 文章声价高千古。丽日延英亲对取。 译文: 我们的文章声名传遍天下,皇上亲自召见,询问我们的治国之道。 泥金帖上传佳话。红杏花开春雨。 译文: 我们的文章被金泥纸抄写,流传为佳话。红杏花盛开
唐多令 题画村居(壬午) 江上旧青山。 松根长掩关。 数年来、奔走尘寰。 松上黄鹂相助语,问居士、几时还。 此意久阑珊。 归来好是闲。 试评途、万壑千岩。 添我一身云树下,与鹿豕、共痴顽。 释义: 1. “江上旧青山” - 在江边有座古老的青山。 2. “松根长掩关” - 山脚下的松树上,有一个关隘。 3. “数年来、奔走尘寰” -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奔波于世间事务之中。 4.